看漫画 首页 男频 女频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一百四十五章 纸扎人

作者:施晓雷 字数:5531 更新:2024-07-06 07:29:29

老者的回答让我们几个人都是目瞪口呆,真三昧真火只有在神话传说中才会见到,我们从没想过在这现实的生活当中会真的存在。不管怎么说,也不管我们是否相信它是真的,但是事实就是事实,我们眼前的女鬼就这样被铲除、降服了。

  更加诡异的是,我们刚想去查看那倒在地上的纸人,它却一下子自燃了起来。本来一团白花花的纸扎人,一下子就燃起了一团带着幽幽蓝光的火焰。顷刻间,就化为了一滩灰烬。

  这一切,就在眨眼之间就发生了。那速度之迅速,根本容不得我们细细查看。我突然想起这纸人的诡异之处颇有蹊跷,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纸扎人。只是,这纸扎被借尸还魂了而已。而且,是在有人闯入的情况下,它才会复活。

  纸扎,在民间有很多不同的称谓,如“纸人”、“糊纸”、“扎作”、“扎纸”、“扎纸库”、“彩糊”等。

  广义的纸扎包括彩门、灵棚、戏台、店铺门面装潢、匾额及扎作人物、纸马、戏文、舞具、风筝、灯彩等。狭义的纸扎,指的是丧俗纸扎。主要指用于祭祀及丧俗活动中,所扎制的纸人纸马、摇钱树、金山银山、牌坊、门楼、宅院、家禽等焚烧的纸品。

  而在我的家乡,也会有这种习俗。在我的记忆当中,后者的<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xing.jpg">质比较多。一般都是家里死了人,办丧事的时候见到。有花轿、小纸人(仆人)、金钱什么的,但都是一些古代庭院的风格。但是,到了现在这个时代,纸扎师傅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换代。纸扎的品种也逐渐的增多,有什么楼房、别墅、轿车什么的。

  其实这些纸扎的用途只有一个:就是烧祭给死去的人。用我们当地的说法是。让死者在<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yin.jpg">间能够过得更舒服一些。在中国的民俗当中,这样的祭祀行为非常的普遍。因为,很多老百姓都相信,人死后后到另一个世界——<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yin.jpg">曹地府。

  在那里,他们同样要生活。而且,同样离不开这些生活用品和交通工具。甚至。有人认为,那是和我们的世界是一样的,只是空间世界的不同而已。

  我那时候年纪小,不知道害怕。就觉得大人们做这些花花绿绿的纸扎<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ting.jpg">有意思,可是到后来,就不这么想了。随着见识和知识的增长,每当看见丧礼结束后,死者家人在焚烧这些纸扎的时候,都觉得有些瘆的慌。

  纸。是指纸冥器。旧时迷信,以为人死后进入冥国 ,随葬器物供死者在间使用,于是有冥(明) 器。

  冥器,起初是生活<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ri.jpg">用品。自宋代起,纸冥器逐渐流行。人们用竹篾、芦苇、高粱秸扎成各种家具器皿人物,糊以<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se.jpg">纸、饰以剪纸,为死者焚烧。颜色有单<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se.jpg">的、衬<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se.jpg">的、结合涂绘的。的广东佛山的“铜衬料”、“铜写料”等,颇为富丽。

  正是因为如此。纸扎才发展壮大起来的。

  纸扎,起源于古代民间宗教祀祭活动。后来,逐渐也成为庆祝节日的一种装饰艺术。

  明清时,遍及城乡。每逢节日或喜庆之际,民间艺人则充分施展其技艺,扎制成高意诙谐的“老鼠攀葡萄灯”;喜得贵子的“麒麟灯”;望子健康的“鸭(<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ya.jpg">)子灯”;祝贺新婚的“鸳鸯灯”;祈求丰收的“金鱼灯”以及名种花草、鸟兽等。

  这些<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se.jpg">泽<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yan.jpg">丽、造型拙朴、寓意明快的各类纸扎品,均取竹、木、线、纸为主要材料。以竹、木为骨架,以线团缚部位,糊彩纸以装饰。为喜庆<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huan.jpg">快的活动频添几份色彩,也就是现在所谓的“花灯节”

  同时。纸扎也为哀丧、祀祭场面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中国的纸扎艺术最初起源于丧俗,它是将扎制、贴糊、剪纸、泥塑、彩绘等技艺融为一体的民间艺术。

  纸扎在民间又称糊纸、扎纸等,它是为<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man.jpg">足民众祭祀信仰心理,及精神需要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纸扎的种类不外乎以下四类:一是神像,如入葬时焚于陵墓前的大件扎制品;二是人像,包括童男童女、戏曲人物、侍者等;三是建筑,如灵房、门楼、牌坊、车轿等;四是明器、包括饮食器皿、供品和吉祥用品以及瑞兽类。诸种纸扎作品取材巧妙,工艺<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jing.jpg">湛。

  为何江苏常州人习惯称<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ying.jpg"><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chun.jpg">桥为“行<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chun.jpg">桥”呢?

  相传古时每逢立<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chun.jpg">节日,地主官员全副顶戴仪仗列队,扛抬祭品及事前用五<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se.jpg">纸由盲人扎糊成的<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chun.jpg">牛(纸分红、黄、青、白、黑,由盲人随意将<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se.jpg">纸拼糊后,看牛身上的纸<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se.jpg">,预测当年的年成丰欠。如红多主火灾,黄多兆丰年,青主风、白主水、黑为疫云云)和旁立纸扎的手持鞭子的芒,一起列入队伍、鸣锣开道。经过此桥到孔庙祭天,举行<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ying.jpg"><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chun.jpg">仪式。

  清代在进入县衙大堂时,在鼓乐声中,将队伍所抬亭子中的画轴打开,并迅速收卷,在古时象征<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chun.jpg">已来临之意。由于<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ying.jpg"><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chun.jpg">队伍通过街巷,万民争观,很像民间<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ying.jpg">神行会,而又必须经过此桥,所以本地人都把<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ying.jpg"><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chun.jpg">桥称为“行<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chun.jpg">桥”

  迄今发现最早的纸扎实物,是1973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阿斯塔那唐代古墓群中发掘的纸棺。棺体骨架用细木杆扎成,从前至后,有五道弧顶支撑作支架,再糊上废纸,外表为深红色。

  根据考古现场遗迹分析:安葬死者时,先将死者放在一片糊有废纸的苇席上,然后再罩扎制纸棺。根据墓主人随葬品买地券上的记载,年代为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这具特殊的纸扎棺材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供奉纸扎与民间的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其形成是原始社会以来,墓葬殉葬俑的发展和演变的结果。

  用丧俗艺术形式来悼念死者,对世人来说能起到安慰和调节伤感的作用。最初的殉葬品,可能是用活人活物来充当的。奴隶社会,贵族死后盛行以活人殉葬。到<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chun.jpg">秋战国时期,人们意识到这种行为过于残酷而逐渐被废除。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俑,可能是用茅草扎成的草人,孔子称之为“束草为人形”的“刍灵”后来,又发展为用木偶人陪葬,大体上可以看出有些像人形,古代统称为“明器”

  秦汉以后,由于制陶业的发展及普及,陶制俑又逐渐代替了牛、羊殉葬品及木俑。从陪葬俑的逐渐变化过程可以看出,手工业的不断进步,推动人类文化不断发展,并使一些陋习被废除。丧俗艺术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革,因而便出现了像秦始皇兵马俑那样壮观的随葬规模。

  不可否认,陕西的兵马俑,就正是这样的一种形式。

  唐宋之际,随葬明器及俑仍有一定规模,丧俗文化又融入外来文化的因素,加上中国道教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灵魂升天的“生命二元论”信仰更加普遍,与之相关的丧葬及祭祀用品也出现了新的形式。

  造纸术发明并成<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shu.jpg">以后,纸被运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到北宋时期,烧纸俑、纸马开始盛行,纸扎成为宋代以来丧葬习俗艺术的主要类型之一,遍及中国各民族。纸材料的诞生和普及是纸扎艺术发展的首要条件。

  明清之际,纸扎成为丧俗和鬼节的主要用品。

  值得注意的是,自宋代以来,丧事必需供佛,或请僧道为死者祈祷祝福,到元明清直至近现代一直延续这种风俗习惯。丧祭过程中要用纸钱、纸人、纸马、纸房子、纸供具。

  考古发掘及有关史料表明,唐宋之前,绝大部分俑和明器,是用不易腐烂的硬质材料制成。如石器、玉器、漆器、青铜、陶器、瓷器等等。

  宋代之后,随着佛、道文化对民众的影响,焚香、烧纸、焚烧纸人纸马便随灵魂升天的“生命二元论”意识而逐渐兴起。人们或因表达对死者的哀思,或利用悼念形式减轻对死亡的退避、恐怖之情,或者出于相信死者的灵魂存在而彼此转生,死者家属都要尽其义务,按当地风俗习惯,进行各种丧葬活动。

  这也是为什么盗墓贼对越古老的墓葬越是感兴趣的原因,明清和民国时代的墓<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xue.jpg">,相比之下,就没有那么多人问津了。

  百姓对鬼魂有了多种解释,有时认为鬼魂可有可无,有时又使之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把奇怪的不可思议的事说成是“出鬼”又把某些疾病说成被死者鬼魂所<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chan.jpg">而致。这种迷信观念是原始鬼魂观念的发展和衍变,人们的鬼魂意识也失去了它原本的含义。

  在丧葬用品中,从俑、冥器到纸人纸马的衍变,表明了民俗艺术的沿续和发展,是生存在民间社会的“活化石”

  明清之际,纸扎成为喜丧俗和鬼节的主要用品。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9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