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杭州姑娘,名叫王兰菊,20几岁那一年,在西子湖笔会上,她认识了一位富有才华的青年诗人周嘉堤。她为诗人具有澎湃而<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ji.jpg">情的朗诵所吸引,她更为诗人不幸的遭遇一掬同情之泪,她还深深地敬佩诗人的天赋和才情。出于青春少女的冲动,更因自小由文学和诗歌熏陶而成长起来的浪漫情怀,她爱上了诗人。
那是春天。春天的西子湖畔一切都预兆着希望,预示着美好的未来。
到了秋天,王兰菊怀着美好的憧憬与向往,瞒着家人、单位,借出差为名来到贵州。在金秋10月里的五号那一天,和周嘉堤结婚。
周嘉堤是一位盲诗人。
在1986年的金秋时节,嘉堤和王兰菊的婚礼在贵州文学界,在名城遵义,在杭州西子湖畔,一时传为美谈。
嘉堤是我的朋友。我们相识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贵州青年联合会的晚会上。当时我们应青年朋友们的邀请,在晚会上朗诵各自的作品。嘉堤那发自肺腑的洪亮浑厚的嗓音,那抑扬顿挫的声调,博得了全场上千名青年男女热烈的掌声,也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那时我忘记了他是一位盲人,只为他那诗情和才华感到振奋。直到他被弟弟搀扶着步下舞台,我才意识到他的道路,要比我们这整整一批年轻的美术家、陶艺家、歌舞演员们要艰辛得多,坎坷得多。
嘉堤出生于1947年的9月,那是贵州遵义一个药剂师的家庭。可他父亲是浙江绍兴人,母亲是宁波人。解放前,嘉堤的父亲从事西药制品生意。嘉堤从小热爱文学,尤其是诗歌。“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他还不<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man.jpg">19岁,是遵义师范学校一个二年级的学生。只因担任《向<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yang.jpg">》壁报的学生主编,被打成“小邓拓”惨遭迫害。终<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ri.jpg">的反省、检查、凌辱、批斗和重体力劳动,使他忧愤、烦恼、劳累,终于导致眼底<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mao.jpg">细血管破裂出血。在一个秋天的早晨,嘉堤像往常一般醒来,面前是一片黑暗,他再也看不见遵义郁郁葱葱的红军山,再也看不见蜿蜒<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liu.jpg">经市区的湘江水,他成了一个“被黑布蒙住眼睛的人”(嘉堤的组诗名)。
爱上这样一位诗人,是一种光荣。
嫁给这么一位诗人,是一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