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旧文书上面的年代都很详细,能精确到某朝某代,某年某月,甚至到某时。这类藏品如果能反映某个时代的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制度,那肯定就能具有较高的价值,运气好一点,恰巧能够遇上与历史名人有关或者是能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古旧文书,那价值就不可限量了。
林沐雨今天穿着一身运动装,可以跟唐风一样蹲下身看这些东西。
这个地摊虽然小,但品种却不少,常见的古旧纸质文书都有涉及,唐风随便拿起几样看了看,都摇着头放了下去,这类小摊到底是出不了什么好东西。古代文书多数都是纸质的,辨认真伪先不要看上面的内容,直接从纸张着手。
古代纸张的一般都显得淡旧,手感光滑匀净,无杂渍。与现代纸张相反,越厚的古纸就越脆,也越容易破裂。道理很简单,比较厚的纸就像包装香烟的纸一样,有很明显的层次,使用久了就容易起<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mao.jpg">边,<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mao.jpg">边多了层次就会分离,再加上与空气长时间接触、受<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chao.jpg">等原因纸质就会失去韧<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xing.jpg">。
唐风看过的几张文书颜色都很生硬,没有自然退化的旧<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se.jpg">,有些厚型纸看着古香古<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se.jpg">,颜色却很新,明显有磨光痕迹,古纸那经得起这么折腾。
唐风看了半天,最后,他的眼光停在了一张外面罩着塑料薄膜、里面皱巴巴的就像草纸一样的地契上。他伸手拿过这张地契,还没有把它从薄膜封套中拿出来,老板就说道:“哎,哥们,这个可不能拿出来呀,旧的就跟老人似的,折腾一次就少活两年。”
唐风说道:“那好,我就在外面看。”
古代的地契分为白契和红契两种,俗称“民契”与“官契”买卖双方未经官府验证而订立的契据叫做草契或白契。白契在官府验证纳税之后,由官府为其办理过户手续,再粘贴上官方排版统一印刷的契尾,最后剁上盖县州府衙的官方大印就是官契了,由于官印是红色的,所以又叫红契。而唐风手中的这张地契就是红契,内容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民间买卖当事人的“立契文约”<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mao.jpg">笔书写,字迹清晰工整,当头两个字比较大一点,写着立契两个字,之后,就是买卖双方的合约内容,最后,就是今人也非常熟悉的八个大字――恐后无凭,立契为证。内容的后半部分就是契尾,上面有立契文约的官方陈述,最后标上了“河间府须、皋十六拾陆号,大清乾隆拾年三月十一”等代表编号、<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ri.jpg">期的文字。
这张契约总共有三处官印,分别盖在立契文约、契尾和<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ri.jpg">期三个地方,字是大红色的篆体款,上书大清河间府印六个字。除了官印,唐风数了数,至少还有七八个人的指印,估计这些都是当事人、中间人、代书人等人留下来的,由于年代久远,有些指印已经模糊不清。
有一点唐风现在可以肯定,这份地契的纸张绝对不是伪造的,关键就看内容是不是作伪了。他问道:“老板,这怎么卖的?”
摊贩瞧了瞧唐风,说道:“您说这呀,这价钱可就有点贵了。”
“我们不是被吓大的!”林沐雨说话就是直接。
摊贩说道:“六千。”
唐风说道:“六千没有问题,但您得让我拿出来仔细看看。”
“哟,这么巧呢?我们也来看看。”赵永世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他在唐风的另一边蹲了下来,林沐雨皱了皱眉头,这个傻小子,都不知道等他们走远一点再看东西。
陈彦问唐风道:“怎么样?”
唐风说道:“还得看看。”
“您要诚心买,当然是要给您看仔细的,您可得手下留情呀,这玩意不能再折腾了。”摊贩话在说着,他这个时候的目光却停留在了江源身上,毕竟是“珠宝展览会”商人看了都喜欢,他立即拿出一张类似于请帖的东西说道:“您看这个,这可是明朝的奏折,皇上看的东西,放到家里多有面子。”
奏折就是古时候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在电视剧《大宋提刑官》中有一个情节,某八部巡按拿出一份奏折对宋慈说道:本官明<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ri.jpg">早朝即向圣上递<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jiao.jpg">奏折,这纯属导演不懂历史瞎扯淡。奏折又称折子、奏帖或折奏,这两个字的称谓最早见于顺治十三年。
江源拿起那份奏折,字正腔圆的念道: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事宜已筹备就绪,请皇上圣裁。接着,他点了点头,说道:“嗯,不错,简单明了。”
摊贩连忙说道:“那还用说,这玩意儿可是真的!”
“真的?”江源不紧不慢的说道:“我看是煮的吧。”
摊贩一听江源拿他的东西开涮,不高兴的说道:“我说这位先生,饭可以<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luan.jpg">吃,话可不能<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luan.jpg">讲的。”
江源说道:“这也忒简单明了了,现在的小学生都懂,古代不是这么讲究的呀?”
明朝时期,科考制度已经规定了八股文,一般的奏折多繁文缛节,如此简单明了的奏折,实属少见。
摊贩说道:“你没看后面还有朱批落款吗?”
江源接着往下念道:览!着礼部全权办理相关事宜。
已经将地契从塑料薄膜里拿出来看了半天的唐风摸了摸脑袋,做什么事儿学什么样儿,这位江兄念着这个,怎么声音就开始尖细起来了呢?
“您这什么价儿啊?”江源念完之后说道。
摊贩伸出两<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gen.jpg">手指,说道:“如果您诚心要,八千。”
“给我看看。”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赵永世也来帮忙鉴定,江源将那份奏折交给了他,赵永世看完之后,立即将奏折还给摊贩,说道:“我们都是老玩收藏的,麻烦您呢,收好吧。”
“这又怎么了?”摊贩今天是撞鬼了。
赵永世说道:“您自己看看那落款。”
摊贩说道:“款?款怎么了呀,永乐元年呀?”
赵永世说道:“我是说朱批落款!永乐年那是朱棣的天下,玉玺下面的朱笔落款却是高炽,朱高炽是谁呀,大哥,是明仁宗,您这不是张冠李戴吗?”
“唐兄,能给我看看吗?”江源顾不得那边的争论打上了唐风手中地契的主意。
唐风点了点头将地契交给江源并说道:“江兄小心了。”
唐风刚才听到那奏折的事情,转而对摊贩说道:“那奏折给我看看。”摊贩把奏折又交给了唐风,他身边的赵永世又凑到江源身边看那个地契。
三个人各自看了半晌,江源问道:“老板这地契怎么卖的?”
“一万!”老板没好气的说道,他现在只希望江源和赵永世快点消失,所以<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luan.jpg">开了一个价。
谁知,江源却马上说道:“我要了!”
★今天晚班,俺们倒霉的老板输了钱,怕招惹他,如果第三章来不及发的话,还是放在明天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