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挚感谢书友“manuelkou”的慷慨打赏,小生感激涕零,虽然工作、家务繁忙,但不敢不努力更新,以回报书友们的支持!)
秋风呼啸中,秦军锐士们继续⾼速进发,又过了大约一个时辰,快速推进的五万秦军,终于浩浩荡荡地杀到了韩国陉城城下。一场聚集了秦、韩双方近十万大军的血战,即将在这古老城池下拉开序幕。
此时,韩国陉地的援军还未到来,大将军蒙骜肃然下令,立即攻城。他亲自上阵,指挥着五万秦军开始了攻城大战,此番秦军的攻势异常烈猛,无数的大型投石机、撞城槌、巨型床弩、猛火油、云梯等各种攻城利器轮番上阵,一波又一波舍生忘死的的秦军锐士们,杀向了陉城城头。
面对数倍于己的秦军,众志成城的万人韩军士卒,豁出了性命坚守城池。虽然险象环生、城池几度要被攻破,但是韩军士卒们依然硬是咬着牙顶了下来。
这陉城乃韩国陉地的第一大城,⾼约四丈的城墙十分坚固,守军在郡守张可的鼓舞下殊死抵抗,让秦军攻城的三个多时辰艰险无比。到⻩昏时,大将军蒙骜下令秦军暂且停止攻城。此时的陉城的城头,早已是尸⾝累累、血污四溅。城下,秦军也留下了数百具尸首。
望着数次鏖战却未能攻下的京城,大将军蒙骜冷冷地一笑,他冲着城头张口骂道:“贼你⺟亲!张可你个老小子听着,本将军早晚砍下你的脑袋灌酒喝,暂且寄放在你头上几天,先别得意!”
大将军蒙骜肆意地骂阵,听着那恶狠狠的骂语言辞,郡守张可张了张嘴想还击,他不想在气势上被蒙骜比了下去,欲图借自己凶狠的回骂提振一下守城将士的士气。但是,张可张了张嘴,却未能发出声音,这一整天在城头指挥备战、守城,他的嗓子早就哑了。
懊恼的张可,愤怒地用尽⾝上仅存的气力张开大弓,一箭向蒙骜的方向射去。此时的蒙骜和张可相距甚远,那射出的箭支飞到终点后,毫无所获地颓然落地。
此番未能一举攻下这陉城,并不是说秦军锐士的战力不堪,也不代表着京城坚固异常难以攻破,而是秦军大将蒙骜有着自己的谋划。此时的秦军已经攻到了京城,蒙骜的闪电战已经告一段落,蒙骜不急了,此时的他已经不计暂时一城一地的得失,他看的是此战的大局。
刚一抵达城下,蒙骜便指挥大军攻城,用烈猛的攻势向城內的守军施庒,他是想先让守军见识一下秦军的厉害,给他们以強烈的心理震慑。待到城外韩国的援军到来时,迫使城內的守军,不敢贸然出城和城外援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郡守张可两面夹击的战术虽好,但是再好的战术还是要用实力来做保障,若是实力不济,城池能不能守住还不好说,即使城外的援军到来,张可有怎敢轻易出城作战。若是判断错误了形势,打开城门出城未果,却又引狼入室,那就得不偿失了。
可以说,蒙骜在和城內的守军展开了心理战,他的这一战术谋划也切实地收到了效果,一波又一波的烈猛攻势,让陉城经受了严酷的考验,此时的京城那守城的武器,已经消耗了一大半,猛火油、甚至百姓们的食用油更是已经用光,郡守张可已经指挥着守军架起大鼎,打来井水,打算明曰烧沸开水代替热油了。
暮⾊笼罩的陉城城头上,腥血的气味四处弥漫,郡守张可双眼中布満红丝,嗓门沙哑地指挥着守军士卒搬运各种守城武器,不时地温言安慰着受伤的士卒们。
望着城外远远后撤扎营、气势森然的秦军,张可狠狠地咬了咬牙。随后他翘首远望,似乎想穿透渐渐黑沉的夜⾊,看到城外的韩军大营,看到自己召集的援军是否已经到来。
但暮⾊苍茫,张可这个凡人怎能看清城外那么远的景象,一无所获的他一声长叹,心下想道今夜又是一个难熬的夜晚,还是在城头早些歇息,提防着秦军偷袭,再说明曰的守城大战,还不知何等地惨烈呢!
第八曰拂晓,让张可望眼欲穿的韩国三万余援军,终于浩浩荡荡抵达陉城郊外,在距离秦军约三里的位置,韩军开始有序地布阵。只见韩军士卒们每万人一组,布成了一个步骑混合的弧形大阵。随后,韩军的统帅一声令下,大硕的弧形大阵一步步往秦军逼来。
远处的乔山山头上,大将军赵括选了一处巧妙的地形,一者便于猛虎营将士的荫蔽,二者此⾼点又能将陉城郊外的大战尽收眼底。赵括面⾊肃然地望着陉城郊外对持的秦韩两军,心下慨然道:“此弧形大阵颇得玄妙,看来韩军中也有⾼人呐!”
此时已是战国末世,车兵已渐渐的退出了历史舞台,战争的形态已经转化成了步骑配合的野战为主。对冷兵器时代的野战而言,特别是对这个时代以步兵为主的野战而言,阵法颇为重要。
能否巧妙地利用地形和双方的实力对比,布成可攻可守的大阵,将决定着将士们能否形成真正的合力,能否发挥出真正的战斗力,从而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甚至可以说,布阵、运阵的好坏,将决定着一场战斗的胜负。
当然,这些阵法都是从实战中得来的,是先辈们用无数鲜血和脑浆换来的经验教训。历经大战的检验的实战阵法,可不是被那些无聊之人神话的什么混元阵、八卦阵,神乎其神地一入阵中顿觉飞沙走石、黑气直冒。大将军赵括觉得,若是真有这等阵法,那也只是存在神话世界中。
悄然间,远处山坡上的大将军赵括,只见秦军的阵型迅速地发生着变化,四万秦军齐整地布成了八个五千人方阵,每个方阵间留有约五步的空隙,步兵、骑兵、弩兵交相配合,当中的一个方阵居中调度,从那⾼⾼飘扬的蒙字大旗判断,大将军蒙骜正是在此阵中。
其余的一万秦军锐士,警惕地驻扎在陉城城下,随时准备攻城。原本的腹背受敌变成了两面通杀,由此可见大将军蒙骜的豪气与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