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神箭门第四十章钓鱼城之战(8)
按大宋城制,城墙的建造一般隔六十步(一箭之地)便要建上一个马面。这马面便是城墙上突出有如马脸般的敌台,其不但可以加固城墙,守城军士也可以依此对攻城敌军予以三面合击。但钓鱼城的城墙上却只能以一些墩台替代马面,这显然是由于此城是沿险而建的原因。
不过这些许缺陷却并没有影响到钓鱼城的防御能力,我用了半个时辰的时间巡视了钓鱼城一周后,更是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此城周长千余丈(一字墙的长度不计在內),呈不规则形状,设有八门,门上建有城楼,供作战时将领观察指挥之用,城墙上建有雉堞(垛口),供军士反击敌军时射箭掩蔽之用。
与其它城池夯土结构的城墙不同的是,钓鱼城的城墙大多由大巨的条石垒彻而成,许多地段都是建在悬崖峭壁之上,有些更是由于天险使然,建城者只是对其稍加改造便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地。
“云梯不可接,炮矢不可至”这是参与攻城的史天泽对其发出的无奈的哀叹。
这种天险使得蒙军可以进攻的地方十分有限,他们只能选择坡度较为平缓的东面作为主攻方向,这也正是窝阔台选择了东面数里之外的石子山作为大本营的原因。
“刘大人。”走在宽阔的城头之上,脚下不时传来几声石弹撞墙而传来的震动。我转过⾝来,透过⾝旁数十名正紧张兮兮地簇拥着我地盾牌兵。朝一直跟在我⾝后的刘整喊道。
“属下在。”不过片刻工夫,刘整便神采奕奕地跑至我的面前。
希望我的决定是对的吧!望了眼前红光満面的刘整一眼,我心下不由暗念了一声。
相对于钓鱼城的安危来说,我心里想得更多地却是眼前的这位刘整。倘若蒙哥地钓鱼城之战转移到了窝阔台⾝上,那么根据我所知的历史,这钓鱼城自然是不会有任何的危险了,甚至窝阔台还很有可能会在此丧生。所以我心下对此十分坦然。巡视这些城墙,也只是为了満足一下自己对这天下第一坚城的好奇心。
然而眼前这位刘整却是着实让我伤了好一会儿脑筋。杀了他吧!当心城中的旧金降兵会因此作反。倘若他们就此降了蒙古,说不定这钓鱼城就这样白送到了窝阔台手上。重用他吧!又当心史上刘整带着三十万户投蒙的事件会再次重演。直到此时,我才明白要做到平时轻轻松松说的一句话:“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多么地不容易。
不过好在还有一条路走,那便是封刘整为知合州,让他统领钓鱼城中的整支族外军。想到这里。我不由颇为自得地笑了笑。史上知合州的是王坚,守钓鱼城的也是王坚,因此他才有机会打死了蒙哥汗,那么今天,呵呵…“置使大人!”刘整躬着⾝子半晌也不见我有何动静,不由疑惑地抬起头来。
“哦!刘大人,这个…可以动手了。”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好半天才将跑得老远的思绪拉了回来。
“是!”刘整对着我拱了拱手。脸上露出了些许奋兴之⾊。
不过盏茶时间,随着一片“呃呃”之声,数百名口中勒着耝绳,反绑了双手的蒙军便被推上了城头。窝阔台的亲军说来也着实了得,在其攻城的月余里,城中地守军也只抓住了这区区三百余名战俘而已。其中大多数还是因伤晕阙在地才被俘的,余者皆宁死不降。
“蒙兀儿!”当第一批百余名蒙军被齐刷刷地按在垛口上时,刘整也不管对方会否听明白他的话,便大声朝着蒙军阵营喊道:“你等北人犯我河山,辱我子民,且看如今却是何下场!”
说罢便手起刀落,一颗人头和着鲜血自城头飞溅而下。其余各军士也纷纷效仿,他们毫不容情地将手中的腰刀挥向了敌人,霎时城头便有若泼水一般,洒下了盆盆冒着热气的鲜血。只看得城下的蒙军个个怒目圆瞪。而刘整等人却大笑着。将那些手脚还在菗搐着地无头尸⾝自城头推下,接手又顺手拉上一批。
阵前杀俘虏以壮士气之事。在冷兵器时代实在是太平常了,这里没有什么《曰內瓦公约》,也没有《关于战俘待遇的公约》,这里只有敌军和友军。俘虏几乎便是驱口(奴隶)的另一个名字。当然,要将蒙古本部军队当作驱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一向认为他们是上等人,想让他们做在他们跟中为第四等人的驱口,他们更宁愿选择被打死。
当最后一批蒙军俘虏被押上垛口之时,刘整等人好似觉得手起刀落不够过瘾,便抛开手中的腰刀对其拳打脚踢,直至腾折累了之后,才将其推下了城墙。
我转过⾝去不忍看眼前的这一幕,虽然我知道这些蒙军个个双手都沾満了鲜血,可以说是万死也不足以偿其罪,但真要狠下心来,如此虐待毫无抵抗低抗能力的他们,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是要告诉窝阔台城中缺粮,在这时代,当一方缺粮之时,他们通常就会为了减少口粮而残杀俘虏,虽然这些口粮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城脚下的尸⾝,会让最后一批中地一部份人幸存下来,他们会回去告诉窝阔台,他们在城中已数天没有进食了,城中地十余万军民已开始以稀粥充饥,甚至还频频发生抢粮事件。
这种情形在钓鱼城被围的一个多月后,当然是合情合理地。倘若不是这里堆集了从利州运来的粮食,只怕这早已成为事实了。
而另外还有刘整所不知道的一点是,我还想让蒙军军士记住一张脸,一张在城头之上虐杀他们战友的脸,那些幸存的俘虏会告诉他们,这张脸便是族外军统制兼知合州——刘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