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计件工资制度
经过了成都小学的事之后,郑晓路发现自己的政策有些太过理想化,必须要自己更深层次的观注,小学只有二十一个生学,这是非常重要的事,但自己的几个手下并没有向自己通报,反而觉得二十一个生学已经不少了。
可见古人与自己的某些见解还是有差异的,自己必须得多花点心思来关注比较新的政策,以免它们发育不良。
于是郑晓路马不停蹄地又赶往四川锻造总厂,去参观铁匠们的生产流水线。
昔曰的铁匠街,如今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巨工厂,占地面积极,厂房连绵数千个房舍,在城市中心搞重工业工厂,这在后世是不被允许的,郑晓路依稀记得家国从一九九几年,就开始将重型工厂从城市里迁到郊区,以减少重工厂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使市民们能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但现在郑晓路不想把四川锻造总厂扔到郊区去,一是因为现在的的工业能力很低,对环境的污染并不严重。
二是现在没有汽车火车,锻造厂生产出来的大批产品从郊区运回来那就要了卿命。
三是如此重要的工厂,乃是军队的生存命脉,放在城市里才足够全安,要是放在郊区,被某个什么山贼土匪一类的给抢了,或者以后打仗时敌人攻不破成都城,却把在郊区的锻造厂给攻陷了,那就扯蛋了。
郑晓路吊儿郎当地摇步走到锻造厂前,厂门口有一小队阎王军士兵站岗,这是军工产业,当然需要军人镇守大门。这些士兵认得郑晓路,对着他行了个礼,就把他放了进去。
厂子里很宽畅,街道的两边是两排整齐的厂房,刚进门的时候看到的厂房全是生产民用铁器的厂房,几十名铁匠正在厂房里打造镰刀、锄头、铁犁…这些负责民用铁器的铁匠,都是郑晓路占领成都之后才加入的,因此面生得很,没有一个是红崖子山寨里那批老铁匠。
郑晓路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郑晓路,倒是郑晓路⾝后的马祥云和皂莺让这些铁匠们眼前一亮。不过也就一亮罢了,然后又低下头继续⼲手上的活儿,这些铁匠终年在厂子里打铁,人也沉闷木纳,居然连鼎鼎大名的九指皂莺也不认识。
郑晓路看到铁匠们挥舞着铁锤,敲得叮叮当当地响,似乎很卖力的样子,但整个厂房里并没有一种红火朝天的感觉,反而是觉得这个车间死气沉沉的,看来铁匠们的生产积极性并不是很⾼啊。
他又向着厂房里面走,不一会儿就走进了军工地区,这里开始有许多阎王军士兵巡逻,他们都认得郑晓路,向他行礼致敬之后就退到一边。
三人毫无阻碍地走进了一个生产来复枪的车间,一些熟悉的铁匠开始出现在郑晓路面前,其中有好几个是当年红崖子山寨的老铁匠。
这几个铁匠显然也认得郑晓路,见他来了,立即⾼声向他问好。
郑晓路笑嘻嘻地回了礼,然后拉起一个老铁匠的手,走到厂子的角落里,低声问道:“咱们这厂子里的气氛好像不太对啊,我怎么感觉铁匠们的劳动积极性不是很⾼。”
那老铁匠不好意思地笑了一笑,低声道:“大王,咱们红崖子山上下来的铁匠还是很认真的在⼲,但后来的铁匠确实有点散漫。”
“哦?这是为什么呢?”郑晓路奇道。
老铁匠左右看了看,没看到有别的铁匠在,才低声道:“大王,这事我说了您可别生气。”
“说吧,我的脾气你们还不知道吗?”郑晓路笑道。
老铁匠低声道:“铁饭碗惹的祸啊,其实他们刚进厂子里时还很积极,⼲活也很卖力。但是时间一长了,被⾼工钱带来的积极性就磨没了。他们的工钱是一天一钱银子,做得多也是一钱,做得少也是一钱,反正工钱都定死了,他们就乐得偷偷懒,每天慢呑呑地打铁。”
“汗”郑晓路的脑袋里跳起一个古老而过时的词语:“国营企业大锅饭。”
老铁匠道:“大王,您可得想个办法,不然咱们的铁器生产能力就会越来越低了。”
郑晓路严肃地点了点头,道:“放心,你先回去⼲活吧,这事情我会好好解决。”
大锅饭确实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看来不光是四川锻造厂,自己的农业加工厂、酿酒厂、羽绒服工厂…这一系列的工厂肯定都有同样的问题,以前四川在打仗,工人们好不容易否极泰来,都有积极性。
现在四川被阎王军占领已经有一年了,一年来工人们最初的热情已经冷却,生产积极性被大锅饭搅得直线下滑,几乎是必然的事情,幸亏自己发现得早,要是晚点发现,岂不是会造成严重的问题。
郑晓路赶紧向着锻造厂的厂长办公室走去,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想着解决之道。
后世解决大锅饭的方法,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承包制,一种是计件工资。
承包就是将一些部门,或者整个工厂承包给人私,让人私自负盈亏,以此调动厂长的责任心,不过这种方案自己明显用不上,因为四川锻造厂的问题出在工人⾝上,厂长张廷禛反倒是很积极向上的一个人。
计件工资倒是比较适合现在的四川锻造厂,这种工资的发放方法就是先规定一个底薪,底薪很低,然后工人们按自己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产量来领奖金,奖金设得比较⾼一点,通过这种方法,来刺激工人们提⾼产量,多拿奖金的同时多产出。
郑晓路赶到张廷禛的办公室后,立即将计件工资的方案说给了张廷禛听,这方案一拿出来,张廷禛顿时大喜,道:“还是大王有办法啊,我也头痛许久了。”
原来张廷禛也早就知道了自己手下的工人们缺乏劳动积极性,但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因为铁匠们的技术本来就有⾼有低,人的状态也有起有伏,所以有人偷了懒也无从责备。一听到计件工资的方案,张廷禛立即跳了半天⾼,赶紧与郑晓路商讨起细节来。
两人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列出了长长的一张清单,将各个部门,各个产品的标准产量进行了设定。
首先将铁匠们的基本工资从一天一钱银子降为三十文铜钱,然后不同的工种进行计件发工资的规定。比如犁头,如果一天时间打出一个犁头,则发三十五文铜钱的计件工资。
一个工人理论上一天打出两个犁头是不成问题的,三十文的基本工资加上七十文铜钱的计件工资,合起来就是一钱银子,和以前一样,但如果铁匠偷懒,就领不到一钱银子了,如果拼命加油,打多一个犁头,就可以多得三十五文钱。
另外,镰刀、锄头、铁针、来复枪、火炮…两人将所有的产品都进行了规定,像火炮这种要许多天才能做出来的东西,造出来一个的奖金极为⾼昂。像绣花针这种小东西,则要做出一大把才能得到七十文钱。
这个详细的清单经过分类,分成很多小份,分别抄录到各个车间里,并且立即实施。
郑晓路很关心这件事的结果,就坐在张廷禛的办公室里和他一起等着结果。
没想到新的计件工资制度公布的第一天,各车间汇报上的来的产量就吓了张廷禛一个筋斗,这一天的产量比得上过去的三天。
工人不但没有丝毫不満,反而认为这是一个赚大钱的机会,眼看曰落了西山,明明到了下班时间,各个车间里还有许多铁匠在加班加点地打着铁,整个锻造厂几乎变成了不夜城,到处都响着叮叮当当的声音。
这个景像把张廷禛和郑晓路弄了个哭笑不得。
张廷禛忍不住骂道:“这帮子没出息的。”
郑晓路却早有心理准备,只是笑道:“算了,这是人性,怪不得他们。张廷禛,明天你再发布一条新的规定,以后每一个月,各个车间都评选出当月的劳动模范,谁的产量最⾼,谁就可以被评为劳动模范,当月的工资双倍发放。”
张廷禛一听,顿时又叫了一声好,叹道:“大王,你的绝招真是层出不穷啊,这招一出,只怕这些家伙要更加拼命了。”
郑晓路嘿嘿一笑,心想,老子还有许多后手呢,什么给员工派发股份一类的,只不过军工企业不太适合这个罢了。
有了四川锻造总厂这个标志性的成功,郑晓路立即将计件工资的模式发布到了全川,让所有的农业加工厂、羽绒服厂、粮食加工厂…全部采用计件工资的模式进行运转。
杨帆在郑晓路眼皮底下忙了一个月,终于将郑氏那些复杂的工厂全部定好了规章制度,新的工资制度一发布,所有的工厂都几乎要暴炸了,工人们就像上足了发条的钟表,卯足了劲儿⼲活,惟恐自己赚的计件工资比别人少了。
更有一些手快脚快的工人,为了得到劳动模范的双倍工资,拼了命的⼲着,他们的行动又带动了整个工厂的⼲劲。
四川的工业产能顿时又上了一个台阶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