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众少年皆已停笔,帝乙便命內侍将各人的诗稿收了上来,又将殷受唤到⾝边,要他将众少年的诗作逐一诵读一遍。
殷受领命后将所有诗稿捧在手中,语调铿锵地大声诵读。他每读罢一篇,帝乙都出言稍加点评,虽然他话语中以褒扬<img src="in/ji.jpg">励为主,但品类之⾼下,自然分明。
在三十余首诗作之中,杨任一首咏竹自况的五言诗大受帝乙青睐,将诗中“有节骨乃坚,虚心品自端。任尔风雨骤,宁折不肯弯”几句反复昑哦,亲手斟了御酒一杯赏赐杨任。⻩飞虎所做一首诗的文采意境都只平平,但最后的“愿将千骑逐轻车,誓凭宝刀战胡酋”两句中蕴含的豪壮之气和报国之志颇为帝乙褒奖,亦受赐一杯御酒。
除了他们两个,另有三个少年因诗作得到帝乙嘉许而受赐御酒。
殷受一篇篇读了下来,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李靖的诗稿却被放到了最后。等翻到最后一张笺纸时,殷受先在纸上扫了一眼,登时呆在当场。
“王儿,最后这一篇是谁所作?你为何不读下去?”
帝乙的发问惊醒了发呆的殷受,他定一定心神,转⾝禀道:“⽗王,这是中谏大夫李大人公子李靖所作之诗。因为是一首很少见的四言古韵,所以儿臣初见之下有些惊异。”
“哦,王儿读来听听!”帝乙大感趣兴,时下诗坛盛行的是五言诗和七言诗,曾在数百年前风行一时的四言古韵已经极少有人能作,他倒想看看自己本就看好的李靖会带来什么惊喜。
“喏!”殷受的双目中略过一丝复杂神⾊,朗声诵出李靖看似随意而为的诗作“岂曰无⾐?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殷受诵罢,显庆殿內沉寂良久,所有人都被李靖盗用自前世千载诗歌源流之宗的《诗经》中最具代表<img src="in/xing.jpg">的这首《秦风·无⾐》深深震撼。
“岂曰无⾐?与子——同袍!”口中轻轻昑哦,帝乙的眼神越来越亮,蓦地重重一掌击在面前的几案之上,大笑着连声赞叹道“好!好一曲《无⾐》!速宣大乐令晟旷⼊见!”
登时便有內侍急速出殿传旨。不多时,一个相貌清雅⾼古的中年男子在一名內侍引导下快步⼊殿,在帝乙面前躬⾝施礼道:“臣晟旷见过陛下。”
帝乙笑道:“晟卿不必多礼,且坐下讲话。看座!”
有內侍在帝乙⾝畔为晟旷安设几案座席——晟旷⾝为司掌礼乐的大乐令,虽然权柄不重,⾝份却甚为清贵,自然不能与殿內这些无职无权的少年同列。
晟旷落座后问道:“不知陛下召臣前来见驾有何使用?”
帝乙笑道:“朕今⽇得到一首绝妙好诗,<img src="in/yu.jpg">为其谱出曲调。晟卿乃我大商第一乐道大家,朕自然第一个便想到了你。在朕看来,也唯有晟卿所谱之曲,才配得上此诗!”
“陛下谬赞!”晟旷口中谦逊一句,心下却颇有几分不以为然。他虽然不是骄狂之人,但于乐之一道却素来自信。当今之世诗赋不昌,近年已极少有⾜以传世的佳作问世,他不认为帝乙拿出的诗作⾜以于自己的乐道造诣相当。
“王儿!”帝乙吩咐一声。
“喏!”殷受将那张在手中轻飘飘,在心里却似有千钧之重的笺纸呈到晟旷面前。
晟旷起⾝用双手接过,重新坐下后定睛去看,首先被纸上那数行极见风骨的字体昅引,脫口轻赞一声:“好字!”心中的轻慢登时去了几分。等再看诗句內容时,他⾝躯猛地一震,再也挪不开眼神。
帝乙<img src="in/shu.jpg">知晟旷<img src="in/xing.jpg">情,见状向众人打个手势,示意保持安静。一时间,偌大的宮殿之內鸦雀无声,静悄悄落针可闻。
良久之后,晟旷忽地抓起面前几案上的酒杯,仰头一饮而尽,掷杯于地,大喝道:“取鼓来!”
帝乙急忙向殿外招手,霎时间便有四名內侍抬着一面用朱漆木架安放的牛⽪战鼓进来,依照帝乙手指的方向摆在大殿正中。
晟旷此刻似乎陷⼊如癫如狂的境地,也不向帝乙请示,径自大踏步走到战鼓近前,伸手抄起木架上搁着的两<img src="in/gen.jpg">鼓锤,轮开双臂奋力敲击。在一阵密如骤雨、轰如雷震的鼓声之后,晟旷双臂放缓,扯着略显嘶哑的嗓音,唱出这一首《无⾐》:“岂曰无⾐?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在这一刻,朴实无华的诗句与苍凉雄浑的鼓声<img src="in/jiao.jpg">融为一体,其中中洋溢的包含着投⾝沙场、视死如归的爱国<img src="in/ji.jpg">情与无畏豪情,便如帝乙赏赐的最香醇的御酒一般深深地渗透⼊每一个人的⾝体最深处。这其中,尤以一众热⾎沸腾的少年为甚。等晟旷唱罢一遍,意犹未尽地再次击鼓⾼歌时,少年们不约而同地从座席上站起,随着晟旷的鼓声放声⾼歌。
曲罢,殿內再次沉寂良久,而后蓦地爆发出如雷的掌声。
杨任离席走到李靖面前,拱手一揖,叹服道:“前人说得闻佳作,长诵之不⾜,故嗟叹之;嗟叹之不⾜,故不知手之舞之⾜之蹈之也。杨任本以为此乃夸张之词,今⽇得闻李兄这首《无⾐》,方知其言不虚!”
李靖实在没有料到自己盗用的这首诗会闹出这么大的声势,忙起⾝还礼,口中连道:“杨兄过奖,惭愧,惭愧!”心里却是当真惭愧不已。
心境终于平静下来的晟旷大为惊讶,向帝乙问道:“陛下,难道此诗竟是出自这少年人之手?”
帝乙笑道:“此乃中谏大夫李卿之子李靖,这首《无⾐》正是他在席间的即兴之作。晟卿,你尽快将这曲谱整理出来,朕有意将其作为我大商的军歌,卿以为是否可行?”
“陛下此法大妙!”晟旷鼓掌称善“我大商将士若齐声⾼唱此歌奔赴场战,势必士气如虹,战意滔天!”说罢,他忽地转⾝走到李靖面前,拱手一揖到地。
李靖吓了一跳,急忙闪⾝躲开,在一侧拱手还礼道:“晟大人这是何意?折煞李靖!”
晟旷施礼后叹道:“晟旷微名若得以流传后世,当全赖李贤侄这一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