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为止,机飞制造厂那边月产鹰2式战机8架,飞龙1式战机3架,西风1式轰炸机5架。”
“也就是说明年可以生产鹰2式战机96架,飞龙1式战机36架,西风1式轰炸机60架?”姜立如此盘算着问道,虽然引进bf109a的时间比较早,但那个时候还只是实验机型,但这架机飞上的技术⾜够西北消化一段时间,解除机飞潜在的种种故障,并且完成更换罗罗发动机的改进工作,使得bf109a拥有更大的改进空间。原本姜立认为确定了飞龙1式的生产型号之后,便可以将机飞制造厂那边的的生产线原本用来生产鹰2式战机的全部生产飞龙1。可事实上生产与想法往往有时候是相违背的。飞龙1型战机的产量<img src="in/gen.jpg">本没那么快提升上来,在后面的一段时间里,西北空军所依赖的主力还是鹰2式战机。
“应该还会往上增长一些,那些犹太人加⼊生产之后,机飞制造厂的速度,效率提升了不少。发动机那边对罗罗发动机生产线的调试,生产也在逐步提⾼。过完了最初的艰难阶段,后面机飞的产量提升起来会相对快一些。”陈靖国说道。
“嗯,这就好。”姜立点头,明年大概能增加机飞两百架,当然,这只是理想数字,若是按照历史上的进程,明年全面抗战就要正式爆发了。西北空军所拥有的机飞也必然会在场战上损失掉一部分。只是这种生产速度已经能満⾜机飞的补充。<img src="in/gen.jpg">据杨莹那边的报情,虽然南京各式机飞有五百多架,但其中有不少机飞因为缺乏零件长期不能起飞。这些机飞里面有东北军原来的福克d16。有广东空军飞过去的。也有南京买的****战机。五花八门。一些损坏的零部件基本都靠从列強进口。真正能起飞作战的绝不会超过四百架。除了极少量自产的机飞,南京用于作战的机飞基本上都靠从国外采买。也许明年南京还会补充一批机飞,但补充的数量也绝难超过西北一年的产量。更何况西北完全消化了从德国,还有罗罗发动机公司的技术之后,机飞的产量是逐年提升的。
“对了,值得一提的是西北民航拥有各式运输机76架,现在西北也有一些民间的机飞制造公司,大小工厂有3家。一年可生产各式民用机约57架。虽然比不上机飞制造厂那边,但也算是一个助力。”陈靖国说道。
“蚊子再小也是⾁,民用航空也是要扶持的。”姜立点头道,实际上这几家民用航空公司的底子他是一清二楚的,有一家还是⻩显星的侄子弄的,毕竟西北这几年的大发展中,也涌现出了一些有钱人。不过对于这些有钱人把钱拿出来投资,姜立也是乐于看到的。
“现在兵工厂那边,年产60mm迫击炮约3620具,82mm迫击炮2700门。150mm迫击炮1360余门。以上合计迫击炮7680门。”
“<img src="in/qiang.jpg">械厂那边年产手提机关<img src="in/qiang.jpg">约8750<img src="in/ting.jpg">。年产马克沁1400余<img src="in/ting.jpg">。年产仿捷克式轻机<img src="in/qiang.jpg">约7530<img src="in/ting.jpg">。年产奉918式步<img src="in/qiang.jpg">约17万杆,马步<img src="in/qiang.jpg">1。3万杆。”
所谓的手提机关<img src="in/qiang.jpg">就是其实就是冲锋<img src="in/qiang.jpg">。西北最早的冲锋<img src="in/qiang.jpg">是仿制的mp18花机关,后来引进了芬兰的索米冲锋<img src="in/qiang.jpg">,虽然<img src="in/xing.jpg">能比起西北初造的花机关<img src="in/xing.jpg">能要更好,<img src="in/she.jpg">程,威力,容弹量都要大,但由于结构复杂,造价昂贵等缺点,西北放弃了对其量产,使用的仍是花机关。不过<img src="in/qiang.jpg">械厂那边倒是昅收了索米式冲锋<img src="in/qiang.jpg">的不少优点,在冲锋<img src="in/qiang.jpg">上作进一步研发。相对来说,<img src="in/qiang.jpg">械的生产产量也是相对容易提升上去的。
“火炮方面,目前西北的作战主力是75mm山炮,野炮,截至现在为止,年产75mm山炮约363门,野炮271门。37mm平<img src="in/she.jpg">炮1217门。105mm榴弹炮87门,150mm榴弹炮43门。88mm⾼<img src="in/she.jpg">炮109门。年产各式炮弹合计约36万余发。”
以姜立对于火炮的重视,相对于<img src="in/qiang.jpg">械,西北在火炮上的建设成就是大一些的。在德国人的帮助下,此时西北的火炮质量已经有了长⾜的发展,纵然是比起德国的原产货,也相差无几,虽然西北也获得了几种大口径的火炮技术,但为了节约有限的资源与生产能力,西北并未生产超过150mm的大口径火炮。此时在火炮上的生产不存在太多技术上的故障。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便是坦克炮的生产,在相同口径的火炮上,德国人总是通过提升火炮倍径来增加火炮的威力,而不是简单的通过提升火炮的口径,毕竟口径越大,对于坦克的负荷也就越⾼。也就不得不牺牲坦克其他方面的<img src="in/xing.jpg">能作为平衡。虽然苏联人打赢了苏德战争,但德国人的坦克在<img src="in/xing.jpg">能上始终是要夺过苏联人一头的。也许t34比起豹式确实制造要简单一些,但若说相差像历史上所说的那样离谱也是不实真的,德国的工业受资源的掣肘太多,无论是铁矿还是至关重要的石油都不如苏联那样丰富。直到德国彻底战败,德国被俘获的大量坦克因为缺乏⾜够的油料而一直未走上场战。国战打到了一定的规模已经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也不在于一两次战役的胜负,而是两个家国之间的<img src="in/feng.jpg">合实力的持久消耗。人力,财力,物力,技术。
“这恐怕是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了,抓紧时间提升产量。所有的武器都是。”从国美那边过来的资金已经被运用到了最大的地步,后面一段时间內,除了国美那边的公司持续的盈利,不会再有⽩银法案这样的短期暴利了,就算⽇本人不动手,姜立也要对外用兵。扩大西北的地盘。当然,⽇本人不动手的机率微乎其微,已经在军国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的⽇本此时<img src="in/gen.jpg">本停不下来。不过西北总算已经有了初步自保的实力,进可攻,退可守。21个步兵师中,有15个都是建军两年以上的,除了后来又菗调了一批老兵组建新的师一级队部,大队部都是训练经年的老兵,战半力也比较可靠的,当然,到明年扩军的速度仍然不会降低下来,也许有些队部的战力会出现一些下降,但西北军的整体实力是不断向前迈进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