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卫朔所料,没过多久,郡守府的官吏就送来了委任卫朔为崂山盐田使的告⾝,同时还运来了三百石粮食,基⾜够崂山上一千多号人吃上一个月,看来郡守府已得知崂山上缺粮的窘况。
官府此次大出⾎,再次为崂山发展注⼊了強劲动力,起码暂时解决了崂山上下吃饭的问题。填<img src="in/bao.jpg">了肚子,崂山上下立马像开⾜了马力一样,迅速投⼊到大发展当中。
首先就是将盐田扩大到两百亩,一下子将盐的年产量提⾼到了二十四万斤,当然了具体的产量只有寥寥几人知道,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崂山上下一年的实际产量。
其次,因为卫朔成了名正言顺的盐田使,上任之后,他立即以盐田使的名义将崂山及其四周纳⼊管辖范围。后世的青岛港正好在卫朔的管辖范围之內,今⽇卫朔带着人专门来青岛港调查。
后世青岛港位于胶州湾,为天然优良港湾,包括青岛老港区、⻩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和董家口港区等四大港区。但魏晋时期中原王朝尚未意识到海洋的重要意义,对沿海各大港口的利用远没有后世那么大。
就拿青徐二州来说,沿海地区存在着大量优良港口,可真正被利用起来的只有东莱港以及琅琊港。
“诸位,来瞧瞧,这儿就是胶州湾,湾內港阔⽔深,风平浪静,海⽔终年不冻,为天然优良港湾。又有大沽河、南胶河等注⼊其中,如果在此地建一座海港就能扼守整座港湾。将来再将对面的琅琊港给占据了,就能轻易霸占整个海湾。”
卫朔站在滩头上,望着风平浪静的海湾可谓是雄心万丈,一想到青岛港将在他手中诞生,他就忍不住热⾎沸腾。
“将来青岛港建成了,我们就能通过海路将精盐贩卖到大晋各地,到那时看还有谁能阻挡咱们崂山的发展壮大。”
“青岛港?卫大哥,你怎么知道这儿叫青岛港吗?”张二郞如今负责整座崂山的护卫工作,今⽇他带了几个护卫队的人负责保护卫朔等人的全安。
卫朔还没想到怎么糊弄张二郞,⾝后的朱文却站出来头摇晃脑道:“想必这是社长为即将诞生的港口所取得名字,此地地处青州,又处在半岛之上,可不就是‘青岛’么?”
“哦,原来如此啊!青岛这名字不错,以后这里就是青岛港了。”
“二郞,听说最近聚集在县城的流民有南下的迹象,你们护卫队要提⾼警惕,谨防有人趁机混上咱们崂山。”卫朔扭头对二郞叮嘱道。
“卫大哥,你放心吧,凡是来咱们崂山的人都得先接受护卫队的检查,是不是流民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只要是打着流民旗号的别有用心分子,绝不可能逃过咱们护卫队的火眼金睛。”张二郞拍着<img src="in/xiong.jpg">脯向卫朔保证道。
卫朔瞧着虎虎生风的张二郞,不由得感慨真是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张家两兄弟的<img src="in/xing.jpg">格可谓是截然相反。老大张大郞做事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很有长兄风范;而二老张二郞则做事急切,有些不甘于现状。
自打护卫队成立之后,生<img src="in/xing.jpg">活跃的张二郞就整天泡在护卫队中,看得出来他非常喜<img src="in/huan.jpg">军队的生活。卫朔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在调整大会上,特意将其提拔为护卫队的直接负责人。
“社长,咱们刚刚扩大了生产,如今崂山上正极度缺乏劳力,恐怕暂时无力营建一座港口啊。”朱文有些担心,青岛港会成为目前崂山的负担,作为幕僚他觉得自己有义务提醒一下自己的主公,⾼瞻远瞩很重要,可要是成了好大喜功就不行了。
“哈哈哈,子文不用担心,我没那么心急。青岛港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建成的,短时间內我们崂山商社还没能力营建一座港口。考我虑的是,接下来崂山会面临一波流民⾼峰,晒盐和护卫队可消耗不了多少人口。”
“再说咱们也没多少田地可让大伙儿去种,为了避免新的流民无所事事,可以考虑先挑一批人让他们把这四周清理一下,等过段时间手头宽裕了,就可以正式开启青岛港的计划。青岛港能不能建成可是关系到咱们崂山的未来发展。”
说到这儿,卫朔站在海边<img src="in/ying.jpg">着海风,指着远处一望无际的大海,伸开双手充満<img src="in/ji.jpg">情的喊道:“知道吗?不,你们不知道,大海,眼前这一望无际的大海才是未来我们的希望所在。我知道你们很多人都很畏惧大海,也从未真正了解过大海。”
“但是我却知道,大海才是真正的宝库,其中不但有无穷无尽的食物,海底还蕴蔵着无数的宝蔵,就连大海的尽头还有众多未知的土地。二郞,你曾见过我包裹中的两种珍贵农作物,你可知他们来自何处?”
张二郞一愣道:“卫大哥说的是⽟米和红薯吗?”
“⽟米、红薯是什么东西?”朱文上山不久,还没来得及接触到有关新作物的事情。
卫朔转⾝看看有些为难的张二郞,笑着解释道:“子文,⽟米跟红薯的事并不是有意对你隐瞒,只是连我自己都快把这事给忘了。如果不是今天来到了海边,让我想起了一些往事,恐怕你还得晚些时候才会知道。”
“红薯、⽟米是我从海外得来的两种新作物,它们不但种植范围极广,而且产量极⾼,差不多是小麦、粟等作物产量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只要⽟米和红薯能在华夏大地上得到推广,就能让全天下的普通百姓不再忍饥挨饿。”
“嘶!是粟米十倍以上的产量?!这,这,这是真的吗?”
朱文倒昅一口冷气,他已经尽力⾼估自己主公的能量,却没料到主公手中竟然还握着如此大的底牌,这一下子让朱文对崂山的未来充満前所未有的信心。
“呵呵,是不是真的,等明年秋天产量下来就知道了,现在再怎么说也不过是空口说⽩话罢了。其实说起⽟米跟红薯,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在大海的另一边还有很多未知土地和未知的事物。”
“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有一天我们的人能驾驶着海船,越过无际的大海,抵达海的那一边好好的看一看。”
听卫朔将大海的尽头描述如此优美,引得众人不噤憧憬起来,张二郞甚至忍不住打听起海外的事情来:“卫大哥你去过海的那一边吗?知道对面都有什么吗?”
“呵呵,能有什么,和咱们华夏差不多,有不少当地人,有森林、河流、草原等等,还有大量我们这儿没有的动物、植物。而且据说是当年殷商灭国时,有一支殷商国人从辽东极北地渡过海峡逃到了对岸,如今在当地已发展成了一大部落,名殷第安。”
“还有这种事?我怎么听像神话故事呢?”张二郞、朱文二人听卫朔讲海外的故事,不噤⼊<img src="in/mi2.jpg">了。
“这事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只是听说在武王伐纣,攻破都城朝歌,纣王于鹿台**时,商朝一位名叫攸侯喜的统帅,率领部分殷人乘船在极北之地渡过了海峡抵达了海对岸,据说当地殷第安部落就是殷人的后裔。”
“如果你想确定这事的真假,最好有机会到当地看一看,如果他们真是殷商后裔,一定会留下和殷商文化有关的记录,只要找到相关线索,不就可以证明殷第安部落的来历了吗?”卫朔是极力鼓励古代人尽快将目光从狭小的中原之地移开,他总觉得古代华夏老是将自己的影响力局限在东亚地区有些浪费。
“好,等将来青岛港建成了,我一定去海外瞧瞧!”张二郞面带神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