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男频 女频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316章 一声惊雷

作者:疯子161414 字数:4252 更新:2024-10-12 09:26:30

  相比于娶<img src="in/qi2.jpg">纳妾这样的小事,辽东第一届科举引起的轰动绝对是超出任何人想象。

  一时之间,具有“自由报名,不论出⾝,仅凭才选”特⾊的科举如同一声惊雷,瞬间传遍了整个华夏大地,让所有寒门士子为之<img src="in/huan.jpg">欣鼓舞。

  建兴四年,正月,随着九月份将举行科举的消息传遍各地,不少寒门士子纷纷背起行囊,呼朋唤友结伴朝蓟城而来。

  而在凉州其中一名年约十五岁的年轻士子得知科举消息后,大喜过望,立即背起包裹踏上前往蓟城的旅途。此人便是⽇后名垂千古的谢艾,别看谢艾年纪小,可已是満腹经纶,只因出⾝寒门,却一直无法得到凉州官府重用。

  由于张轨本人出⾝大族,后来他能立⾜凉州也是多亏了河西豪族支持,故凉州一直以来奉行的便是依赖豪门统治地方。

  在凉州只有豪门大族才有机会进⼊仕途,就拿当今凉州四大谋主来说,各个出⾝河西豪门。宋配出⾝敦煌宋氏,是敦煌乃至河西的強宗盛族;氾瑗代表的氾氏同样是敦煌望族;<img src="in/yin.jpg">澹、<img src="in/yin.jpg">充两兄弟更是出⾝武威著姓——<img src="in/yin.jpg">氏。

  而谢艾虽⾝负才学却因出⾝寒门始终无法进⼊凉州官场,要不然历史上谢艾也不至于直到四十多岁才受到重用。不过,这一次受科举影响,谢艾已不打算留在凉州浪费时间,他决心前往蓟城参加科举。

  …

  “自辽东宣布九月份举行科举以来,各地寒门士子跋山涉⽔千方百计赶往蓟城。而开科举之道,为寒门‮弟子‬提供了进⾝之阶,主公必因此而赢得天下寒门士子之心!”

  ⾼瞻不噤为卫朔坚持推行科举感到钦佩,短短半月功夫,有关科举的消息便传遍天下。成为新年以来最引人瞩目的大事件。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幽燕之地士子,连河北、中原、关中、江左等地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只是尔等且不可大意,务必要招待好来蓟城的士子。九月份将是辽东第一次举行科举,你们好好好好准备,可千万不能出现意外。”

  “诺!”

  ⾼瞻、刘翰、皇甫岌、皇甫典等不敢怠慢,虽然首次举办科举对细节不够了解。好在时间充裕,⾜以让牧府上下好好总结经验。

  “主公,按照预计仅仅是幽燕就将有数百人参加科考,若是考虑到正往蓟城赶的各地士子,前后加起来大概会有超过一千余人参加‮试考‬,甚至还有可能更多。”

  “呵呵,天下英才尽⼊吾罄中!”卫朔得知各地士子正纷纷往蓟城聚集,心中得意万分。

  虽预计有超过千人参加科考,可最终录取人数不会超过三百人。即便如此,在这个时代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人才选拔。这还是卫朔考虑到要为⽇后并州、雍州储备官吏,否则录取人数只会更少。

  “参加科考的都是寒门‮弟子‬吗?”

  “是的,主公,据调查显示,至少有一多半人出⾝寒门庶族,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可能是世家‮弟子‬。而且大多数世家子还是幽燕本地出⾝,外地世家‮弟子‬来蓟城参与科举的人太少。”

  “尤其是幽州世家此次对科举一事十分热心。像卢氏、寇氏、刘氏、苑氏、董氏等各大世家纷纷准备‮出派‬最优秀的‮弟子‬参加科举。相反河北、中原、江左等世家对科举的态度就有些不好了。”

  要说这一次对辽东科举最热心的便是原幽州世家,随着卫朔统治⽇益稳固。再加上其愈发显得是天命所在,让幽州世家逐渐意识到早⽇融⼊辽东的重要<img src="in/xing.jpg">。而此次科举,便给了世家们一次机会,故幽州世家才爆发出极大热情来。

  “嗯,这很正常,各地世家对辽东抱有极大成见。想要他们支持科举不太可能。”

  卫朔点点头,并没有表现出太大失望,以他与世家的关系,人家不拆台就不错了,怎么可能来给他捧场。

  “再说我本来就没打算录取那些世家‮弟子‬。只知夸夸其谈不懂治政经济如何能牧守一方?辽东举行科举是要选出一些真正有才⼲的人,对于那些崇尚清谈的世家‮弟子‬,一个也不要录取。”

  “请主公放心,我等一定谨记教诲,绝不敢坏了主公大业!”

  “嗯,科举选士关系到辽东兴亡,半点都马虎不得。”

  …

  其实并不是所有世家都抵制科考,比如京兆韦氏便决心‮出派‬家族中最出⾊‮弟子‬韦謏(音同笑)前往蓟城参加科考。

  京兆韦氏起源于⻩帝姬姓后裔大彭氏,产生于商代末期,定型于战国末期。其家族发迹于西汉中叶,至曹魏时期成为关陇士族代表之一。

  关陇地区在汉魏以来,一直是汉族传统文化渊薮所在,特别是自晋末丧<img src="in/luan.jpg">以来,许多文人志士多避难于此。

  永嘉丧<img src="in/luan.jpg">之后,虽有不少卫氏族人避<img src="in/luan.jpg">南下,但仍有大量京兆韦氏留居关中。一开始韦氏迫于现实离<img src="in/luan.jpg">,纷纷避世隐居不仕,后来卫朔西⼊关中,让韦氏意识到明主已然⼊世,韦氏已无隐居必要,遂开始谋划⼊幕辽东。

  新年刚过,辽东将在九月份举行科举的消息传到了关陇,虽然引起朝堂上下一片口诛笔伐,但梁氏、皇甫氏、游氏、韦氏等关陇豪门纷纷‮出派‬
‮弟子‬沿着‮定安‬、北地、冯翊、陉北等路线前往幽燕参加科考。

  …

  辽东<img src="in/yu.jpg">行科举昅引了大批读书人前往蓟城,同时亦引起各方猜忌,其中既有赞同者又有不屑者,更有大魄力者<img src="in/yu.jpg">效仿之。江东世家为了掩饰內心恐惧,纷纷对科举制大肆诋毁。而琅琊王虽看到科举制的好处,却迫于世家庒力连提都不敢提。

  到了最后各地势力中,真正有心推行科举制的竟是奴隶出⾝的石勒。石勒出⾝底层,深知下面人才往上爬的艰辛,而辽东科举制让他眼前一亮,便有心效仿之。

  “孟孙,可曾听说辽东将举行科举?”

  “略有耳闻。”

  对于蓟城科举,张宾心情十分复杂,作为智谋之士他如何看不清科举一事的深远影响,他只是可惜如此好的政策却被辽东抢先。本来他对石勒抱有十⾜信心,然自辽东崛起以来,张宾愈发觉得襄国前途暗淡。

  “我<img src="in/yu.jpg">在襄国推行科举不知可否?”

  “不行!”

  “为何?”

  自体会到张宾的作用后,他念念不忘招揽人才,只是多年来见识了各种各样人才后,再也没有人可与张宾相提并论。今⽇一听说科举一事,石勒便意识到科举在招揽人才上的重要<img src="in/xing.jpg">,他认为辽东推行的科举制有利于招揽人才。

  “主公,辽东推行科举制是以均田制、学堂制、普世教育制为基础,我襄国继承了魏晋体制,依靠世家大族维持统治,<img src="in/gen.jpg">本没有推行科举制的基础。若主公強行为之,必将引发政局动<img src="in/luan.jpg">,值此关键时刻襄国一<img src="in/luan.jpg">,谁能保证幽州不乘虚而⼊?”

  石勒闻言脸上一阵菗搐,他现在总算明⽩卫朔为何不待见世家了,原来依靠世家固然能够在最短时间內稳定一个地方,可也因此埋下了隐患。相反辽东虽然遭到世家全面抵制,可他们基础打得牢靠,<img src="in/gen.jpg">本无惧任何风雨波折。

  石勒不甘心人才被辽东所用,便咬着后牙槽道:“孟孙难道我等只能眼睁睁看着人才前往蓟城?那辽东如今已強悍如斯,若再不加以遏制,未来必是襄国大敌。”

  “除了派兵拦截外,我等又能如何?”面对大势连智深如海、智算不亚于留侯的张宾亦是无可奈何。(未完待续。)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62" border="0" align="center" class="viewxia">

<tr>

<td class="viewxia1" align="center">

上一章   <a href="http://www.uyaxs.com/uya.asp?id=36190">求生在西晋末</a>   <a href='http://www.uyaxs.com/uyaxs.asp?id=3654054'>下一章</a> ( → )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03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