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兴元年,腊月初八,终于到了婚礼举行的⽇子。今天整座蓟城被装扮的格外喜庆,到处是<img src="in/huan.jpg">庆的人群。
看着盛装打扮、如花似⽟的女儿,羊献容忍不住骄傲的点点头,自家的女儿,肯定不比别家的差,当看到女儿从內心发出来的笑容,⾼兴之余,心中不由多了几分愧疚。
在羊献容心中,她一直没有尽到⺟亲的职责,反而最后还得托庇女儿照顾。对于女儿嫁给卫朔,羊献容发自肺腑的表示赞同。不只是因女儿得遇良人,以后她儿子刘熙也有了依靠,能够更好的生活下去。
趁着结亲人尚未来到,羊献容抓紧时间拉着司马嫣嘱咐一些事情,特别叮嘱女儿要敬重裴颖儿,不要让卫朔左右为难。
司马睿为了拉拢卫朔下了⾎本,不但册封司马嫣为第一品临海长公主封号,连食邑也⾼达五千户,可谓恩宠无边。
此时,公主府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就连左右街道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府內上上下下全都挂着一张笑脸,一脸期待着望着大门外,期盼着大司马上门<img src="in/ying.jpg">亲。
巳时时分,一路吹吹打打的<img src="in/ying.jpg">亲队伍终于抵达了公主府,新郞卫朔昂首迈进府內,来到厢房內,顿时被司马嫣惊<img src="in/yan.jpg">到了。
盛装待嫁的司马嫣显得格外漂亮,头发乌黑隽秀,⾼⾼挽起凤缵,用银丝线穿起珍珠散在鬓边,看起来明恍恍。两道峨眉如远山秀,⾼⾼的鼻梁相衬着樱桃小口,让卫朔一望之下忍不住想要啄一口。
司马嫣本就皇室贵族,底蕴深厚,自然有股子大家闺秀风范。但因其自幼经历磨难,后又顶门立户独自撑起了家门,故而⾝上比一般大家闺秀多了几分洒脫慡朗。举手投⾜之间不但韵味十⾜,隐隐透着一股英气,显得更加娇<img src="in/yan.jpg">媚人。
“公主,你今天好漂亮啊!”卫朔由衷地赞叹一句。
娶亲队伍并未在公主府上多待,卫朔拜别岳⺟羊献容后,迅速抱起公主离开。由于卫府与公主府相距不远,因此很快卫朔就在众人的<img src="in/huan.jpg">呼声中,携带公主司马嫣进府。接下来就是一系列仪式。
在司仪指挥下,一队新人按照传统相继完成转毡、跨火盘、开面扇、敬酒、拜堂、闹新房等等程序。最后⾝为卫朔两大正<img src="in/qi2.jpg">之一,除了裴颖儿外,其余妾室全都得出来给司马嫣敬酒,以示对其地位的认同和尊崇。
好不容易拜完堂,卫朔将新娘子送到洞房內,他则返回席间与众多宾客<img src="in/huan.jpg">饮。今天为了庆贺卫朔大婚,卫府可谓是大排筵席。辽东上上下下有头有脸的人物基本上全都到场,即便今⽇因公务无法来到,大多数都会派专人亲到卫府送上礼物。
这场宴席一直闹腾到深夜才渐渐散去,而喝得醉眼朦胧的卫朔跌跌撞撞总算摸到了洞房內。只见偌大一间房子內,只有司马嫣一人枯坐在<img src="in/chuang.jpg">榻上,屋內点了很多大红蜡烛,烛光照在斗大的喜字上,显得格外喜庆。
原本司马嫣早已听得卫朔进屋,然而等了片刻不见有动静,她忍不住掀开一道细<img src="in/feng.jpg">往外偷瞧,结果正好与卫朔双眼打了个征兆,不噤脸⾊一红,忙垂下臻首小声道:“夫君为何默然不语?”
“见美人独坐,我见犹怜,为夫不忍上前。”
说着卫朔坐到了司马嫣⾝边,他毕竟有过一次经验,不会再想上次那样手⾜无措。
司马嫣听得情郞亲口称赞,不由心中一甜,微微一笑道:“妾⾝哪里美啦,不过是庸脂俗粉罢了。”
“诶,夫人此言差矣!你若是庸脂俗粉,那天下就没人敢自认是美女了。”
“嘻嘻,油腔滑调。”
这时,司马嫣突然伸出⽩葱般粉嫰的⽟臂,搂着卫朔脖子温柔道:“嗯,今晚就让妾⾝好好侍候相公。”
闻言卫朔心中一<img src="in/dang.jpg">,一下子吻在司马嫣樱桃小嘴上。刚开始司马嫣还有些放不开,动作生疏,后来在卫朔引导下,变得主动而热烈起来。两人不知吻了多久,总之在双方就要快<img src="in/chuan.jpg">不过起来时,这才舍得分开。
卫朔一把庒倒司马嫣,耳语道:“夫人,我来了!”
司马嫣双眼紧闭,脸颊通红,声如蚊纳地说:“夫君…”
看着司马嫣秀丽的面庞,曼妙的⾝材,长长的睫⽑,雪⽩的肌肤,<img src="in/yu.jpg">拒还<img src="in/ying.jpg">的神态,卫朔再也按捺不住,一个饿虎扑食,重重庒了上去…
翌⽇早上,司马嫣首次以卫家人⾝份与卫府诸人吃饭,倒也没感到拘束。裴颖儿表现出⾝为正<img src="in/qi2.jpg">的大度,不但亲自安排她⼊座,还多次为她夹菜,让卫朔感动不已。这也就是在古代,换做现代双方不打起来就不错啦,哪可能像现在这么谐和。
几个孩子年龄还小不明所以,只知道昨⽇家里好热闹,不但来了好多人,还收获了不少礼物,让他们奋兴不已。虽然桌上多了一个人吃饭,但在孩子看来没什么,只顾自己吃自己的。
其他几位妾室就更不可能与司马嫣争风,不说司马嫣也是正<img src="in/qi2.jpg">之一,就是卫朔与司马嫣之间的感情也比她们深厚。因此几个妾室恭恭敬敬给司马嫣行礼后,才回到自己座位上。
看着数位貌美如花的<img src="in/qi2.jpg">妾,卫朔心満意⾜,笑昑昑吩咐开席。
…
自大婚之后,辽东军进行了一系列调动,大批厢军、府兵纷纷调往东北、北方一线,并且开始大张旗鼓地表示要救援扶余国。
奉大司马将令朔州都督刘遐进驻朔方,并州都督孙纬进驻陉北,幽州都督卫雄进驻昌黎,负责指挥当地厢军、府兵,随时准备出兵草原。
辽东军大举北上不但引得鲜卑人警惕不已,就连东边⾼句丽国同样惊骇不已,美川王不得不下旨加強边境戒备,谨防辽东军偷袭。
经过这几年发展,⾼句丽已今非昔比,其不但占据着带方乐浪二郡,同时又南下服征了三韩半岛,实力得到大大提升,已是东北地区首屈一指的家国。
但美川王依旧不敢小觑辽东,当年占据着大巨优势都无法击败辽东,而今他更是信心不⾜,只能加強防御,企图依托坚城阻止辽东军⼊侵。
不过显然这一次美川王显然担忧过了,辽东真正的目标并不是⾼句丽国,而是盘踞在漠南、<img src="in/yin.jpg">山南麓的鲜卑人。
拓跋郁律同样预感到情况不妙,这些年来拓跋部落一直在休养生息,为了结好卫朔,不得不每年进献牛羊万头给辽东,才得以保几年太平。而今辽东军频频调动,拓跋郁律一边整军备战,一边出派使者南下蓟城,企图打消辽东军北上意图。
在漫天风雪中,一队鲜卑人正艰难的行进着,他们就是拓跋郁律派往蓟城的使者。拓跋使者骑在马上,缓缓地走在草原上,⾝后跟着一队骑兵护卫。
“大人前面应该就是参合口,越过参合口就是陉北,原是我拓跋部落南部所在,自建兴二年,部落发生內<img src="in/luan.jpg">,辽东军趁机收复了陉北,直到今天拓跋部落更是被辽东人撵回了长城以北。”
那个领头的大人,听得骑兵护卫头目的抱怨,面无表情道:“自⾝实力不如人就该被欺负!若是当年拓跋部落不发生內<img src="in/luan.jpg">,辽东军岂有机会偷袭代、陉北两地?以至于从此之后导致拓跋部落一蹶不振。”
“哼!早晚一天我拓跋骑兵会再次饮马中原!”骑兵头目恨恨道。
“嗯,这一天早晚会来,但不是眼前!然而眼下辽东正愁找不到借口,待会儿进⼊辽东后,尔等要恭顺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