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纵自己的**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七年的战争,让⽇耳曼蛮族的人口锐减了百分之四十,也让⽇耳曼蛮族的上⽇耳曼地区被打成了一片废墟;虽然⽇耳曼蛮族最终赢得了战争,但却失去了继续与⾼卢蛮族对抗下去的实力了。
⾼卢蛮族拥有整整七个实力強悍的部落,还拥有着辽阔无垠的土地和充⾜的人口;而⽇耳曼蛮族却只有人口稀少的下⽇耳曼地区和一片废墟的上⽇耳曼地区,总人口更是不⾜⾼卢蛮族的一个地区的人口多,双方战争潜力实在是差距太大了。
为了大规模扩充自⾝的实力,也为了积蓄对抗⾼卢蛮族的资本;在这次的决战中最后存活下来的七名⽇耳曼部落首领,决定通过向东方扩张的方式,来夺取更多的土地和人口,发展⽇耳曼民族!
当然,向东扩张的同时,对⾼卢蛮族的提防也是不能少的;假如⾼卢蛮族趁着⽇耳曼大军向东扩张的时候,再来一场大规模的略侵,那⽇耳曼蛮族可就真的会沦为历史的一部分了。
⽇耳曼蛮族要想一边集结大军向东扩张,一边提防西方的⾼卢蛮族,仅凭目前的实力是<img src="in/gen.jpg">本不可能实现的;无奈之下,七位首领就决定将那些在决战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女战士,正式编⼊⽇耳曼蛮族的军队中,作为一支常规的兵种存在。
有了这个办法来解决兵力不⾜的问题以后,⽇耳曼蛮族迅速组建了以七大部落为首的七支军队;其中,实力最強的特里尔部落军队,则是在其首领的率领下驻守上⽇耳曼地区,以防备⾼卢蛮族随时有可能发动的⼊侵。
而实力最弱的巴达维部落军队,却是在其首领的率领下驻守下⽇耳曼地区,保护⽇耳曼蛮族最为重要的生存之地;同时,巴达维部落的军队,还将充当特里尔部落军队的后援,一旦⾼卢蛮族再次发动了⼊侵战争,巴达维部落的军队就需要立即支援特里尔部落的军队。
安排好了留守老家的两支军队以后,剩下的五支军队则是开始了对东方各地区的服征之战;实际上,⽇耳曼蛮族对于⾼卢蛮族的防备纯属是多余的,也是完全不需要的。
在之前的七年战争中,⾼卢蛮族付出了阵亡将近十四万大军的代价;即便这十四万大军是由七个部落联合组织的,平均下来每个部落也损失了两万战士,这可算不上小数目了。
再加上这么长时间的战争,⾼卢远征大军消耗了数都数不清的粮草物资;毫不夸张的说,这场战争已经打的⾼卢蛮族的七大部落几乎濒临崩溃了,甚至有很多部落都已经发生饿死人的现象了。
如果最后打赢了的话,这些付出的代价还可以说的过去;关键在于,付出了这么惨重的代价,最后竟然还输的这么惨,这直接让本来就不团结的⾼卢蛮族七大部落之间,更加的互相不満起来。
所有的⾼卢蛮族首领,都认为这场针对⽇耳曼蛮族的服征战争,之所以会失败,<img src="in/gen.jpg">本就不是自己部落的军队不敢勇敢,也不是⽇耳曼蛮族的实力強大,而是其他部落的军队拖了后腿!
这样的想法,是⾼卢蛮族七大部落每一个部落的首领都有的,也是彼此互有矛盾的⾼卢蛮族七大部落之间难免发生的;再加上各个部落的粮食危机⽇益严重,很快,⾼卢蛮族的七大部落之间就开始陷⼊互相征伐之中了,<img src="in/gen.jpg">本无暇去管⽇耳曼蛮族的事情了。
没有了⾼卢蛮族的打扰以后,⽇耳曼蛮族的五支军队联合在一起,迅速攻占了东方的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经过磋商以后,这个相对比较富庶的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就被<img src="in/jiao.jpg">给了战斗中出力最多的美因茨部落进行统治。
获得了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以后,美因茨部落的军队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继续与其他四个部落的军队一起向东扩张;接下来,他们又攻下来了更为富庶的卡狄地区,这次分配战利品的时候,就没有美因茨部落的份了,而是达姆部落获得了统治权。
再之后,⽇耳曼蛮族的部落联军又相继攻占了撒克逊地区和两个新的地区,撒克逊地区<img src="in/jiao.jpg">给了博登肖姆部落进行统治;另外新占领的两个地区,则分别<img src="in/jiao.jpg">由哥特部落和马科曼尼部落进行统治,这两个部落还用自己部落的名字为新占领的地区进行了命名。
至此,⽇耳曼蛮族在与⾼卢蛮族决战中生存下来的七个部落,通过向东方扩张的方式都拥有了各自部落的统治区域;如此一来,整个⽇耳曼蛮族总算是有了不逊⾊于⾼卢蛮族的统治区域和人口数量了,战争的潜力更是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
为了⽇耳曼蛮族不重蹈⾼卢蛮族的覆辙,也为了整个⽇耳曼蛮族更好的发展与生存下去;有了各自地盘的⽇耳曼蛮族七大部落就联合制定了一个⽇耳曼蛮族至⾼无上的《⽇耳曼法则》!
所谓《⽇耳曼法则》,其核心规则就只有两条而已;第一,⽇耳曼蛮族七大部落之间,必须永远团结一致,內部之间有任何矛盾都必须协调解决,不得通过战争和武力的方式进行争斗。
第二,⽇耳曼蛮族七大部落中,无论是哪一个部落遭受到了外敌的⼊侵,其他六个部落都必须要无条件的支援该部落;即便是整个部落的土地全部被敌人占领了,其他六个部落也必须要帮助该部落夺回失去的土地,并保证该部落在这一地区的统治权。
其实,这个新制定出来的法则,也就是为了解决⽇耳曼蛮族七大部落统治区域不对称的问题;曾经实力最強的特里尔部落,其部落统治的上⽇耳曼地区,不仅最是穷困,还将永远面临着⾼卢蛮族的战争威胁,而其他的部落,则都是位于特里尔部落以东地区。
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说,特里尔部落算是整个⽇耳曼蛮族对抗⾼卢蛮族的前沿屏障了;对于这样一个劳苦功⾼却难以发展起来的部落,其他六个部落自然是要补偿的了。
什么粮草物资和武器装备之类的东西,其他六个部落都已经源源不断的为特里尔部落提供很多了;但是,为了让特里尔部落真正的放下担忧,也为了整个⽇耳曼民族的稳定和发展,⽇耳曼七大部落颇具远见卓识的签订了这份让⽇耳曼部落迅速強大起来的《⽇耳曼法则》。
相比于⽇耳曼蛮族七大部落的⽇趋強大,⾼卢蛮族的七大部落还在为了一些意气之争和蝇头小利打着部落战争呢;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也因此越来越接近,甚至出现了反超!
随着时间的推移,⽇耳曼蛮族的七个地区中,相对最为富庶的卡狄地区是越来越繁华了,甚至超越了下⽇耳曼地区,成为了整个⽇耳曼蛮族的核心区域;而军事实力最強大的部落,却一直都是统治上⽇耳曼的特里尔部落,他们可是抵挡⾼卢蛮族的最前沿啊!
除了自⾝的发展壮大以外,其他六大部落对特里尔部落的支援也是源源不断,这才塑造了军事实力异常強大的特里尔部落;与⽇耳曼蛮族的特里尔部落相对的,是⾼卢蛮族的阿莱西亚部落,其统治的大⾼卢地区,却是整个⾼卢蛮族最为繁华的核心区域。
虽然⾼卢蛮族很不团结,彼此之间战<img src="in/luan.jpg">频繁;但是,有大⾼卢地区为依仗的阿莱西亚部落却是整个⾼卢蛮族毋庸置疑的最強部落,其強大的军事实力也是其他部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等⾼卢大地上的內战风波逐渐平息,阿莱西亚部落的军事实力也缓缓恢复以后,阿莱西亚部落的首领决定通过再发动一次针对于⽇耳曼蛮族的战争,来弥补阿莱西亚部落在內战中的损失。
蛮族势力之间的报情匮乏,让阿莱西亚部落还以为⽇耳曼蛮族还是曾经的那个势力弱小的软柿子呢;于是,一场阿莱西亚部落与特里尔部落的战争就此爆发了。
以阿莱西亚部落的強大军事实力,在没有倾尽全力的情况下就组织了一支三万人的大军⼊侵上⽇耳曼地区;而特里尔部落,却是有着一支两万人规模的常规大军,得知⾼卢蛮族大军再次来袭以后,其他的六个部落也是立即联合组织了一支三万人规模的军队增援特里尔部落。
⽇耳曼蛮族的战士本就在战斗意志方面胜过⾼卢蛮族,⾼卢蛮族之前都是通过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来获得战争优势的;这次,⾼卢蛮族连数量优势都没有了,他们怎么可能打得赢战争呢?
事实证明,⾼卢蛮族失去了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以后,<img src="in/gen.jpg">本就不是⽇耳曼蛮族大军的对手;特里尔部落还没有等到其他六个部落的援军抵达,就率领自己部落的两万大军彻底击溃了⾼卢蛮族的三万大军,并击杀俘虏敌军超过两万之众!
经此一役之后,⾼卢蛮族人算是真正的认清了⽇耳曼人的強大了;再后来,⽇耳曼人向东扩张成功的报情也被⾼卢蛮族知道了。自此以后,⾼卢蛮族与⽇耳曼蛮族的攻防角⾊彻底逆转了;特里尔部落成为了屡次进犯⾼卢蛮族的先锋,而阿莱西亚部落,却是成为了抵御⽇耳曼蛮族的屏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