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杞古王国是由彝族先民东爨乌蛮阿庐部落中的弥勒、师宗二部建立的。
大理国初期,政治上实行了三项改⾰,免除了三十七部三年徭役,和三十七部基本保持了正常的关系。
公元1094年,段思平十代孙段庆义为其权臣杨义贞所弑,杨自称“广安皇帝”仅仅四个月,鄯阐(昆明)领主⾼升泰起兵灭杨氏,复立庆义之子寿辉,忽而便废之,又立其弟正明。⾼氏权倾于朝,遍封子孙于八府四郡。除边远地区和三十七部外,完全控制了大理权政,段正明被迫让位于⾼升泰,⾼氏改大理国为“大国中”传到其子⾼泰明时,又将王位归还段氏。
⾼氏世代为相,全面控制着大理权政,被称为“⾼国主”大理名存实亡,段氏仅仅“儿皇帝”而已。
⾼氏专权,遍封子孙于八府四郡,多次发动了掠夺和侵呑三十七部土地的战争。鄯阐(昆明)领主⾼智升夺取了世为乌蛮所居的易门,⾼护军強占了磨弥部的<img src="in/jiao.jpg">⽔(沾益),部落之民沦为⾼氏家奴…滇东三十七部的生存权受到了最严峻的挑战。由始,自杞国诞生!
自杞国举兵攻破东都鄯阐(昆明),杀死大领主⾼明清。为了有效地抗御后理国的侵呑与蚕食,在百年对垒中,自杞国人在西部险要处建立了无数石堡战垒、战墙、烽火台。
公元102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大漠南北,建立了军事奴隶制权政,仅20年时间,便闪电般扫灭了我国北方和中欧、西亚百国,宋金对立变成了宋蒙对立。
公元1244年,蒙古派兵十万进攻大理,大理相⾼和战死,蒙古兵试图绕道进攻川南,南宋出兵与大理共同拒之,1246年,蒙古军北返。
自杞国统帅们,窥破了蒙古迂回战略的实真企图,充分认识到与蒙古之战实不可免,只分迟打与早打,于是,制定了自杞国全民防御战略。十年苦战,万众筑长城,一座座与后理国对垒的古堡、战垒、战墙、烽火台被全面加固并全线联贯起来。自杞国乌蛮弟兄,用钢钎,用大锤,用火烧⽔浇崩石法,筑起了三百里滇东古长城。
公元1253年10月,元世祖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率十万铁骑,从宁夏六盘出发,沿松潘、陆定道,潜行山⾕二千里,突然用牛⽪囊渡过金沙江,11月,丽江主不战而降。12月,灭大理,大理王段兴智被俘乃降。降蒙后的段兴智不但献上云南地图和服征各地的策略,还组织了两万大理军充当前导,向滇东曾帮助段氏创立了三百年基业的三十七部恶狠狠地扑来,自杞国全面抗战开始。
公元1253年,元跨⾰囊,蒙古军实施大迂回战略,至使蒙古北鞑与自杞南蛮在滇东⾼原展开了一场空前的、亘古未有的大搏杀。双方投⼊总兵力25万,战期6年。6年浩劫,滇东大地,处处硝烟烈火,遍地刀光剑影。神圣的滇东保卫战,乌蛮战士,以忠心和⾚胆,以勇敢和无畏,以⾎以⾁以灵筑成滇东长城,抗击着优势兵力和绝对优势炮火的蒙古兵的烈猛进攻,与敌人展开了一山一⽔,一城一池,一房一屋的<img src="in/ji.jpg">烈争夺,用最后一口气,最后一滴⾎,最后一支箭,捍卫着祖辈世居的家园,捍卫着每一寸滇东热土…双方搏杀的结果,自杞国以悲壮之牺牲,将十万蒙古铁骑埋葬在滇东⾼原。
大夏,拥有人口数百万,正规军50万,又有能立于骆驼上发<img src="in/she.jpg">的旋风炮,蒙古军一年灭之;金国,先后攻灭过大辽和北宋,拥民768万户,精锐步骑兵40万,还拥有震天雷、铁浮砣等先进火炮,仅仅支撑了五年;十万蒙古军进军中欧,仅五年便扫平保加利亚、里海、俄罗斯、波兰、匈牙利,大败波德联军;又一年,攻陷西亚巴格达,杀末代皇帝哈里发,灭阿拉伯帝国。以上攻灭之各国,蒙古军仅以极小代价便取得了最大的战绩。而灭自杞国,则是十万铁骑与之同归于尽。
一部蒙古军征战史告诉我们,北鞑子狠,南蛮子更狠。
自杞国灭亡的仅四年,舍利威便结楚雄、姚安、昆明、自杞国各地,各杀守将以叛,众十万谋攻大理;公元1305-1307年,自杞国罗雄州阿邦龙少,⿇纳布昌结广西路(泸西、师宗、弥勒)、⾖温阿匡、普安路营官普勒、阿<img src="in/mi2.jpg">(开远)、建⽔、元江、邱北叛,整个自杞国都燃起了反元复国的熊熊烈火。強悍的乌蛮,不但不为蒙古兵所用,反而迫使其把攻宋大军从前线菗回。
一切反<img src="in/gen.jpg">都在自杞国。
元蒙统治者决定全面消灭自杞国,把关外的军事奴隶制拿到关內強制推行,国全人口被分为蒙古人,⾊目人,汉人,南人(南宋人),而自杞国乌蛮则与南人同等,属劣等民族。他们被大批虏去为奴,有的被带到关外;有的被当作货物转手倒卖;有的被当作财物相互赠送。在蒙古贵族推行的“羊吃人“的重兵圈地运动中,自杞国的土地被大量划为四王牧场,民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滇东大地,⽔深火热,哀鸿遍野。反抗者则以重兵镇庒,对于舍利威那样军事镇庒无法凑效的领袖不惜重金收买刺客“以矛撞之”30余年间,自杞国人的多次起义均被残酷镇庒,每次镇庒便是一次大杀屠,滇东⾼原又是一次⾎光之灾。在蒙古兵服征的家国里,元人只修了宋、金、辽三史,其他的虽没有修史,但也保留了国名和主要部件,让后人终有个寻觅处。对于有着刻骨铭心仇恨的自杞国,则制造了一个千古文化奇冤,全面取缔,永远消失。
在元朝国史,云南地方野史中,统统抹去了自杞国的国名,实在让不开的地方,便以“三十七部”取而代之。如胡蔚《南诏野史》:“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三十七部攻平国公于鄯阐,其叔⾼明清战死;绍兴二十年六月,讨三十七部叛夷”;《元史-地理志》:“元世祖征大理,凡收府八,鄯阐其一,郡四,部三十七”
以上时间,皆在自杞国立国30余年之后。
滇东古长城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是云南现今所有单体文化工程中最大的遗存物,是自杞国的脊梁,是蒙段统治者最不愿看到的伤心城。蒙元将之“虎国之城“改名为“鞑子城”这样,南蛮之子便成了北鞑子的“螟蛉之子”这样,一条气势磅礴的滇东巨龙,便成了北鞑子膝下可怜的螟蛉虫。然而,在自杞国民人心中,依然是我们的“底伯卢”
《元史-兀良合台传》写道:“自出师至此,凡二年,平大理五城、八府、四郡、乌⽩蛮三十七部,兵威所加,无不款附。”然而,自《元史-地理志-广西路》:“元宪宗七年(公元1257年),师宗、弥勒二部內附”只有有两部內附,谈什么三十七部?更有南宋边防大将李曾伯《可斋杂稿-奏边事已动》:“七月十二⽇酉时,据蒋方申初四⽇得自杞蛮主传来报,敌兵拟在今月初九⽇搏牌渡都泥大江。”是啊,直到公元1259年秋天,自杞国王还坚定地站在盘江西岸,坚定地指挥着自杞国抗战,并且还时刻关心着南宋的安危,一旦探得敌兵将渡南盘江的消息,便选快马将报情提前5天送到南宋边防大将手中。说什么“兵威所加,无不款附”你见自杞国三十七部哪部款附于你?滇东各县志书中只有中<img src="in/xing.jpg">词“內附”还在战争的第二年,便只剩了15人马,战争的第五年,12万鞑子兵只剩了“四王骑兵三千“。这就是所谓的“兵威”了。
《元史-阿术传》载:“子孙⽗子浴⾎三世(⽗,速不台;子,无良合台;孙,阿术),至不怜吉歹始追王”为什么失去了忽必烈的信任,生前不得封王?无非是“你大丧我帝国之精锐,你丢尽了成吉大汗之脸!”此外还有什么呢?
由此,蒙元将自杞国被大剁十八块,变成了三十七部,而又找不到任何部落的影子。更毒的是,所有的族名、人名、地名全换成了蒙古语。我们今天读起来,如读一部天书,许多地名、族名令今天的史学权威们都无法解破,自杞国抗蒙战争史,成了一场永难理清的模糊战。由此,我掂出了“历史是胜利者写的“这句话分量的沉重。千古奇冤。滇东一叶。自杞国王国战舰在蒙段统治者精心部署的大围剿中沉没了。⽪之不存,⽑将焉附?王国战舰上的炮塔--滇东古长城也随之沉没了。云南,五百年的矛盾纠葛,五百年的争争吵吵。今天,还是由段氏借蒙古兵之手彻底平息了。随着自杞国的完全沉没,云南唐宋史就只剩下了南诏、大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