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仪表”训练的基础,飞假设“穿云图”就简单多了,只是按照穿云图的程序在空中转一圈。不过,在下降的过程中,对于两个罗盘的修正要动一些脑筋。
凡是学过两个罗盘定位原理的飞行员,都知道两个罗盘一至时,机飞就在跑道延长线上,但是真正修正起来,往往会出现错误,偏差会越修越大。后来,教员给他们教了个死办法,先将无线电罗盘的指针对零,再看磁罗盘,航向指示大,就<img src="in/cao.jpg">纵机飞右转弯再增大,等两个罗盘的夹角相等时,再左转对正,反之则相反。这虽然是个死办法,但是却很奏效。
最让张志宏感到难飞的还是在空域里飞的“仪表”训练,记的第一次飞行是和韩中队长一起飞的。凡是“仪表”飞行,用的都是教练机,和其他带飞不同的是,学员在后舱,教员在前舱。
当机飞起飞对向空域航向后,韩中队长就让张志宏关上了暗舱罩,按照仪表的指示<img src="in/cao.jpg">纵机飞。当暗舱罩把整个机飞座舱盖全部挡住的时候“仪表”训练的不同点就立刻显现出来了。座舱里光线暗淡,外界的蓝天⽩云全被挡在了窗外,座舱里只剩下仪表和电门在视界內。
本来是一个简单的直线上升,机飞却不知不觉的带了坡度,磁罗盘也偏离了预计的航向,升降速度表的指针忽上忽下,就是不能稳定在要求的位置。
到了空域里,按教员的口令开始做动作。
“坡度45度,左传180度。”
这是⽔平转弯,要<img src="in/gen.jpg">据进⼊的航向,算出改出的航向。向左庒杆,形成坡度,看地平仪,正好45度,回杆保持,但当看了一眼升降表,再看地平仪时,坡度却已经到了50度。减小一点,过一会儿,又到了40度,之就是仪表的延迟误差。好不容易坡度正常了,升降表的指示又改变了。一个⽔平转弯,就把张志宏弄得手忙脚<img src="in/luan.jpg">。
“下降率15米,坡度30度,左传,航行270度。”
这是一个下降转弯,先按照地平仪的指示,向下推杆,当下降率到12米的时候,停止推杆再向左庒坡度,提前反杆,保持坡度。还没等忙完,就听到韩中队长反复的提示声:
“下降率,速度。”
张志宏回头一看,下降率已超过了15米。速度也增加了,赶快拉点杆,收点油门。刚修正好下降率,又听到韩中队长的提示:
“坡度!”
“下降率…速度…航向…坡度!”
如此,韩中队长不停的提示,张志宏不停的修正,就像一个消防队员,扑灭了东边的火,西边又烧了起来,扑灭了西边的火,东边又烧了起来。反来复去,疲于奔命,到了后来,所有的仪表指示全不正常了。
此时,张志宏已是心烦意<img src="in/luan.jpg">,握驾驶杆的手也僵硬得像一<img src="in/gen.jpg">木<img src="in/gun.jpg">,头上的汗珠大滴大滴的往下掉,真有<img src="in/jiao.jpg"><img src="in/qiang.jpg">投降的想法。
“松一下杆,你休息一下,我来保持。”
韩中队长看到全不正常的仪表指示,知道此时让他恢复到正常位置,已是不可能了,立即接过来<img src="in/cao.jpg">纵,让学员放松一下精神。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仪表”飞行,有它的质量标准,坡度变化正负3度,升降率变化正负3米,速度变化正负30公里,改出航向正负3度为5分;坡度变化正负5度,升降率变化正负5米,速度变化正负50公里,改出航向正负5度为4分;坡度变化正负7度,升降率变化正负5米,速度变化正负70公里,改出航向正负7度为3分;超过这些数据,就是2分了。
张志宏是个对自己要求很严的人,他的标准是5分,可是越想做好越做不好,越忙越<img src="in/luan.jpg">,以至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张志宏活动了一下手脚,让精神放松了一些,想了想上课时教员讲过的“仪表”飞行的要领,注意力分配要快,要以地平仪为中心,分两个三角反复巡查;<img src="in/cao.jpg">纵动作要柔和,动作要反复多次,取好提前量,轻握驾驶杆。
头脑清醒了,精神轻松了,<img src="in/cao.jpg">纵动作也就好多了。特别是韩中队长已经把机飞修正到了正常的位置,在这个基础上,又重新<img src="in/cao.jpg">纵起来。
没想到“仪表”飞行是这样的难。
经过了多次的飞行,张志宏的“仪表”也过了关。现在飞“穿云图”就感到轻松自如多了。
张志宏上升到规定⾼度后,将机飞改为平飞,又往前飞够相应时间,报告指挥员,开始转弯对向导航台。在向导航台飞行的过程中,主要是保持好⾼度、速度,使无线电罗盘的指针对零。在接近导航台上空时,由于机飞进⼊了盲区,无线电罗盘的指针出现了大幅度的左右摆动,就像一个醉汉,摇摇晃晃。
这时关键的动作就是记好背台时间,如果时间记不准,将影响下降时机飞的位置,影响到飞行全安。
当无线电罗盘的指针突然倒向180度时,要立即按下秒表,记下时间,同时转向背台航向。
要进⼊着陆航向了,张志宏放下了起落架,襟翼,报告指挥员,开始转弯。在转弯的过程中,不断用坡度的大小修正进⼊的早晚。判断的依据仍然是两个罗盘,使两个罗盘的剩余夹角一致。
第一次飞行时,张志宏对于用这种办法,机飞到底是不是在跑道延长线上,心里没有底,飞过几次以后,渐渐就有数了,只要数据保持的好,机飞肯定在跑道延长线上。
由于是假设“穿云图”飞行,又有教员在前舱把关,下降中没有出现任何状况,到了远距导航台,张志宏只做了个“扳近距,对航向”的动作剩下的着陆动作就由前舱的教员去做了,因为这是他还不是教员,不能在后舱做着陆。
需要<img src="in/jiao.jpg">代的是“扳近距,对航向”这是复杂气象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动作,特别是在能见度比较差的情况下,飞行员过了远距导航台还没有看到跑道,只有把导航台的转换电门由远距扳到近距,使机飞上的无线电罗盘由开始的指远距导航台到指近距导航台,继续向机场前进。到了近距导航台,到跑道的距离就只有1000米了,就能够看到跑道了。所以就有“扳近距”的动作“对航向”就是转换近距的同时,快速修正机飞的方向,使机飞的磁航向指向跑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