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十年五月,京城的天气已经完全褪去了寒意,舂天到了尾声,炎热的夏⽇就要来到了,皇帝坐在宮內的小轩里,看着临窗一树海棠开得正好,引来无数藌蜂盘旋,期间夹杂两只蝴蝶上下飞舞,一阵微风吹来带进柔柔花香。
不过此时的皇帝心情并不是很好,虽然新皇子健康成长带了许多<img src="in/huan.jpg">愉,但不幸的是曹太后上个月染了风寒,吃药吃了一个月,还不见好,说起来,曹太后今年已经六十一岁,是到了病多发的年纪。
皇帝叹了口气,换了个势姿,<img src="in/rou2.jpg"><img src="in/rou2.jpg">有些发⿇的胳膊,目光落在另一边的亭台楼阁上,不过南征<img src="in/jiao.jpg">址的郭逵就要得胜班师回朝了,虽然没有活捉贼子李乾德,但也出了皇帝心中一口恶气,是该让枢密院考虑封赏了。
但是皇帝又想起一事,顿时又不⾼兴起来,唉,为什么他这个皇帝做的如此难?
“宣中书省吴充、王珪晋见。”皇帝将桌案上一本奏折摔了摔,对⾝旁的內侍吩咐,看着內侍匆匆而去,将那本奏折先放在一边,捡起另外的翻看,见到其中有李定的上书,不由将眉头皱了皱,但还是耐着<img src="in/xing.jpg">子打开来看,果然见写的是:“…..自彦主计以来,具是有位时令天常之事,且休<img src="in/qi2.jpg">纳妾,治家无方,今又<img src="in/yu.jpg">行大棚之事,以致京內外屯田风大起,青苗役法深受其害,臣以单琊绳奷为职,安敢避默?伏望陛下察情,罢黜淤田司刘彦章。”
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刘小虎休<img src="in/qi2.jpg">纳妾的事!再远点就是因为小青年一时意气⾼调拜见司马大人的事!皇帝毕竟不是三岁的小孩子,这几个月来,单劾刘小虎的奏折是接连不断,尤其是这个李定,简直就是老狗啃骨头…咬住不放,皇帝有些气恼的将奏折扔到一边,这些人怎么总是记着人家的不好,怎就看不到刘小虎劳累奔波治好河北东西路的麦灾?那可是关系几万百姓生命的大事!
“<img src="in/dang2.jpg">派之争!为人小气!”皇帝嘟囔一句,心里幽幽叹了口气,又想起沈括的奏折,哼了声道“不过,总比这个见风使舵,旁的人也就罢了,如今还不到半年,沈括这个王安石极为看重的人,也竟然上了抨击新法的折子。
皇帝随手翻着桌案上其他人的奏折,抬眼看到宰相吴充,王珪远远地跟着內侍过来了。
“微臣叩见陛下。”吴充与王桂同时拜倒。
皇帝免了礼,也不说别的,将沈括的奏折递过去,道:“你们看看,他这话说的怎样?”
吴充与王珪都是混官场的老油条,即可就发现皇帝语气带着不満,王珪看了吴充一眼,示意他先看,毕竟首辅是吴充,吴充腹议几句,王珪这个老滑头,只要遇到议政的事,一概只听不说,就是说了也随大流不挨揍!
吴充拿起奏折看了起来,不由昅了口凉气,看完随后递给王珪,皇帝此时又问:“爱卿以为如何?”
王珪自然又低头不语,吴充虽然是王安石的亲家,但并不支持新法,反而⼊朝后,一直奏请司马光大人归朝,不过,沈括的行事到让他很意外,于是说道:“役法已推行开来,突然修改只怕不易,改动虽小,也是煞费周章。”
吴充说完,就看了眼王珪,但王珪只是跟着哼哼几句,皇帝哼了一声,这话等于没说,明⽩他们两人的心思,低头去看桌案,正好翻到一本奏折,见上面字迹俊秀,行云流⽔,不由大感趣兴,也不理会那两人,打开来看,见上面写着:“…今陛下意为民请礼推行大棚种植,实乃为民之福,但万物因时受气,因气发生,以道观之,物无贵<img src="in/jian.jpg">。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纵观历朝历代,时有灾年,七年蝗灾未灭,今冬麦灾有起,民尚不果腹,何意美味?而如今大棚菜获利颇丰,毕将人人追而逐之,一则农田荒废,二则蔬菜量增而必使菜价跌,臣又闻种⾕必杂五种,物聚则虫生,臣知陛下爱民之心,今有刘大人种成⾼产⽔稻,恳请陛下暂先推广种植,<img src="in/bao.jpg">民之腹充国之仓,再行大棚之美,…”
“好!”皇帝一口气看下来,不由拍案说叫绝,先不说这篇奏折的文笔,但说字体,收放自如行云流⽔,让人观之欣然,感觉畅快淋漓,皇帝一向喜<img src="in/huan.jpg">书法,一看之下不由暗自用手指在桌上模仿起来。
吴充与王珪垂首等了好久,不见皇帝说话,面面相觑之后就抬起头,正好听到皇帝一声好,让他们都愣了,吴充心里有些后悔,自已刚才说的有些过于模糊了,而王珪依旧那副样子,不过却看出皇帝是在看另一份奏折,他离得近,一眼就看到奏折上的字体,于是咳了声道:“陛下,登仕郞的书法颇有蔡君谟之风。”
蔡襄的字体在宋朝堪称一,皇帝听了也点头,记起这个登仕郞,笑道:“看来,朕倒是小瞧了他,原来他不仅有安国大人之风,还有蔡君谟之风,更有宰相之才。”
这话说的吴充与王珪都愣了愣,这夸奖可不小!吴充就有些不⾼兴了,不就是因为字写的好吗?至于被夸成这样?咳了声道:“陛下,且不可本末倒置,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皇帝也不恼,呵呵笑了,将奏折递给他们,说道:“前些⽇子刘爱卿说起要推广大棚之事,宰相大人,你们考虑的如何?”
关于推广大棚的事,自从三月刘小虎在朝中上了奏折之后,朝堂內外热闹十分,京中各豪贵谁不知道大棚蔬菜的价值,听到消息纷纷争相围地,而新旧两<img src="in/dang2.jpg">以这个为导火线,也掀起了互相攻击的战斗,尤其是在御史台,以邓绾与李定为首分成两派,从朝堂到朝下,吵得不可开<img src="in/jiao.jpg">,甚至开封府上奏,在城中酒楼已经发生几起斗殴事件,卷⼊其中的有好几位朝中大臣。
关于这件事,吴充倒没什么想法,也没觉得不妥,看来那一向无<img src="in/dang2.jpg">无派的登仕郞也表明观点了,只是不知道是站在哪一方,想到这里他一面接过奏折,一面道:“臣想此乃利民之事,暂不知道有何不妥,正在深思。”
接过奏折,王珪按不住好奇,也探过头来看,耳中听皇帝道:“你们先看看登仕郞写的奏折。朕获益匪浅!”一行看下去,二人都有些变⾊,他们谁都看得出来,李蓉句句都在反驳大棚推广,但句句都以名声为重,引经据典但通俗易懂,合情合理诚诚恳恳,果真称得上一个好字!
吴充知道了风向标,便行礼満含<img src="in/ji.jpg">动的说道:“陛下,天佑我朝!”
这趟王珪也跟着拜了拜,说道:“我等浅薄,才是本末倒置!”
皇帝哈哈笑着站起来,心中连⽇的郁闷一扫而光,再一次将那奏折读了一遍,说道:“明⽇早朝,请丞相大人当朝宣读,朕要好好奖赏登仕郞!”
穿越去做地主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