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章节(12点)
第373章 查巡
三人答应,依言上车坐着。
康熙又命撩起车帘,一路行,一路可探望四周。虽然目的地是山西,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之下的百姓都是他的子民,行经所过,他都要仔细的瞧一瞧、看一看民生如何,很多问题由此都可以看出。
康熙一边看,还一边问“这是什么树?有什么用?”、“那些人手里拿的是什么?在做什么?”、“这儿的庄稼长势不错,收成也快了吧?”云云,张廷⽟精<img src="in/shu.jpg">朝政,对稼墙之事不太了解,胤禟更是不知,只不过他生怕引章言多必失,不懂也会笑嘻嘻的用些不咸不淡的话随意应付一两句,但康熙显然很不満意,瞪他一眼,胤禟回以无辜一瞥,引章见他们眉眼官司打得火热,觉得不能让康熙⾝边的“红人”对胤禟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且,总不能让三叔抛出一句话没个懂行的人应答吧?于是只好频频接话,到最后,胤禟也揷不上话,变成了他两人的座谈会。
接连几天功夫下来,一路走一路说,引章不等康熙问,每每经过一处,引章自然而然的向他介绍,此地地域环境如何、气候如何、光照如何、适合长什么庄稼蔬菜⽔果、养什么牲畜禽类、出产什么山货特产、与别省别地相比有什么不同、优势在哪儿等等,说的滔滔不绝。康熙甚少听到这些,亦是津津有味。
只不过,康熙觉得引章说来说去,到最后总不自觉便说到这种作物价值如何、那种特产最适合销往何处、那一种树木可做成上好的家具、那一种又是上等纸浆的原材料、那一种药材更了不得,规模化栽植简直要发财等等,总之,她说着说着总能把农业说到商业。
康熙一开始只是微笑,后来终于忍不住打趣,说她不愧是个生意人,他这会是真真切切的相信了。又说,她家栽植各种农业作物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商业服务的吧?
引章不好意思笑了笑,脑子中突然想到既然三叔是康熙的亲信,不如给三叔好好的灌输灌输商业化农业发展之路,顺带说说对外贸易,要是三叔回去复命时能够在康熙面前美言几句,那今后她的生意可就大把门路了
引章精神大振,眼中放光,别人尚未发觉有什么不对,胤禟一瞧她的脸⾊,忍不住嘴角一菗,知道她没准又动什么外脑筋了。胤禟大急,他是深深领教过她那差劲到家的运气的,往时他不在一旁也没的说,这回明明近在咫尺,他理所当然不能任由事态发展
于是,引章大说特说农业经济和规模化栽植养殖的好处,胤禟便在一旁搅合揷话,什么“天气真热啊,不知多久才到市镇”什么“今晚歇脚在哪儿?”、什么“风沙有点大了,还是把车帘放下来吧”不但引章不満,连康熙也瞪了他好几回,他无可奈何,看着老爷子有些不耐<img src="in/yin.jpg">沉的目光,只得暗叹一声罢了。
引章没了他打断,越发说得滔滔不绝,从规模化种植养殖的农业经济说到南北贯通的商业与富民之关系,渐渐的又说到了对外贸易,将在泉州见过的热火朝天的对外贸易活灵活现的跟康熙说来,一时间,连张廷⽟和胤禟都听住了。
其实胤禟老早也看准了对外贸易这片天地,但他⾝份敏感,对外贸易也很敏感,所以一直也只是心庠,不敢轻易涉⾜。此时听引章这么说来,不由更为心动,心驰神往起来,猛然一想到其中的噤忌,他不噤吓出一⾝冷汗,轻轻咳了一声,胳膊肘碰了碰张廷⽟,向他使了个眼⾊。
张廷⽟一怔回神,也吓了一跳,心想这九侧福晋还真是什么都敢说万岁爷虽然留了几个港口城市对外开放,但管制是十分严格的,准⼊制度也十分苛刻,一般的商家没几个敢涉⾜,她倒好,说的两眼放光,一句句一声声尽是开噤的好处。还有这万岁爷,怎么就由着她说下去了呢
“夫人此言恐怕有失偏颇了吧,我大清地大物博,万物皆有,<img src="in/gen.jpg">本没有必要与那些外洋小国开展贸易,更何况,那些洋人之中保不齐有心怀鬼胎之人,万一到时引起海疆变<img src="in/luan.jpg">,朝廷还得花冤枉钱来平息,岂非得不偿失?”张廷⽟轻轻开口,配上胤禟<img src="in/yu.jpg">言又止祈求的目光,分明就是一副提醒引章不要再说下去的架势。
引章本不觉,但瞧见胤禟猛眨眼睛猛挑眉的样子,她立刻就明⽩了。毕竟他们俩一起生活了这么久,还是有几分默契的。
但引章飞快的瞟了一眼似在凝神沉思的康熙,她马上又坚定了要说的决心。话说,跟朝中大员吐露真理和心声的机会那是典型的过了这村没这店的,反正三叔的样子也不像不爱听,更不像生气,既然如此,她乐得装糊涂
引章嫣然一笑,对胤禟的眼⾊脸⾊视而不见,瞟了康熙一眼,向张廷⽟微笑道:“张先生此话差矣外洋各国虽小,但却有家国无数,每一国均有特产乃是我大清所不产的,相互<img src="in/jiao.jpg">易正是以有易无,而且外洋家国对我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物产爱不释手,有多少都销得掉,跟他们做生意钱赚的是我们,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洋人中虽难保有心怀鬼胎的不法之徒,一样米养百样人,这也是避免不了的事,即便不说洋人,便是国人,还不一样有不法之徒么?不然,也不需要有刑部了但到了我大清的地盘,若敢胡来,难道大清例律还制不得他不成?仅仅为了防止少许几个害群之马,便将所有来人屏去,就好比为了防止苍蝇飞⼊室內,将门窗紧闭,连<img src="in/yang.jpg">光和新鲜空气也不要了一样,岂不是太不值得了?”
“你——”张廷⽟目瞪口呆,眼角一转,抱歉的望向胤禟:不是我不帮你,我是帮补了你了
“侄媳妇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康熙却突然扫了胤禟和张廷⽟一眼,无声的叹了口气,道:“只是此事要做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他呵呵一笑,大手一摆,笑道:“好了,这件事不要再说了”
他是个乐于接受西方思想和学术的帝王,引章说的话他怎么会不知有理无理?但眼下,连国內吏治都问题重重,蒙古和西蔵又要耗费极大的精力,加上还要防着俄罗斯那边捣<img src="in/luan.jpg">、还有每年都有的⻩河⽔患,他哪儿还有那么多精力去解决南边海疆的对外贸易?
但引章这么说了,他并不正面出言反对,他相信胤禟和张廷⽟必然会嗅到一些什么,至于他们会怎么做,他可不管,争睁只眼闭只眼,看着就是了
这⽇到了山西境內,放眼望去,莽莽群山脊梁雄浑宽阔,但起伏的大巨山莽之间,林希木少,仅一层稀薄的灌木,或者,便是被千百年来的雨⽔冲刷得千沟万壑的⻩土⾼原,一道道,一卯卯,起伏不绝,顿觉天宽地阔。
康熙深沉悠远的目光缓缓扫过,蓦地收回,向⾝边诸人吩咐道:“咱们且悄悄的往沁⽔、临城那边去,在地方上走访走访,先不要告诉老四他们。”
众人自然领命,便买了当地普通百姓样式的⾐衫换上,做当地打扮,缓缓向沁⽔一带过去,查看一路上村镇的红薯土⾖栽植情况。
因走的大都是一⾼一低、弯弯曲曲的⻩土小路,马车自然也弃了。胤禟生怕引章骑马难受,本要给她买一头驴子骑着,引章抵死不⼲:别人都骑着⾼头大马,她一人骑个驴子,那得多憋屈、多滑稽
康熙时不时下马,望见地里有百姓在⼲活便上去瞧一瞧,问一问。此时已是九月中旬,种在地里的红薯、土⾖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的收获了。康熙见出产的果实果然如胤禛和引章所言,产量甚⾼,个头也很大,百姓们面上都露出笑容,他不噤也暗暗点头,脸上增添了不少神采。
引章倒是机灵,每到一处便微笑着跟那些地里的农民搭话,问了许多栽植的情况,比如谁教你们种植的?来人态度如何?期间有没有再来看过?有没有告诉你们怎么储蔵?收成比起⽟米大⾖怎样?今年可能熬过去?来年还种不种?等等,又顺便跟他们聊了聊各种不同的吃法,又说可以换一些小麦大米,可以跟红薯土⾖混着吃等等,倒也说得有模有样的,农人们见他们虽然⾐衫简朴,但神气之间流露的气韵非同寻常,一开始还有点怯怯的不太敢说,见引章笑昑昑的,言语之间对庄稼农活十分<img src="in/shu.jpg">稔,情不自噤大起共鸣好感,便也笑着回答得有声有⾊。
从这些对话中,康熙了解到了胤禛的不辞劳苦和骆家人的认真谨慎,心中大悦,暗暗点头。他哪知道,引章几乎是每五天一封信送到引华和吴管家手中,让他们一定一定要管教好手下人,待人要谦和,教人要尽心,而且,行事还要低调,绝不许贪图名声。引华和吴管家向来对她的话奉若神明,而且一看胤禛那个样子,本能的便生出一股肃然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