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去祭海,你就老老实实地祭海,完事后带点土特产回京也就行了,可赵侍郞却偏偏是个有抱负的人,他对倭寇产生了极大的趣兴,也想掺和一把。
一般说来,京城的导领要亲临指导,地方员官⾼兴还来不及,可是张经总督却不买他的帐,对他不理不睬,十分冷淡。
原因很简单,张经的官比他大。
在明代,总督不是地方员官,而是央中派驻地方工作的导领,工资、户口都挂在央中,比如张经,原先是都察院右都御史,此次是挂衔下派,而赵文华只是奉命出差,⼲点临时工作。
论资历就更没法说了,张经兄十七年前(嘉靖十六年)就已经是副部级兵部侍郞,而那时赵文华却只是一个小小的正处级刑部主事。大家同在京城里混,互相知<img src="in/gen.jpg">知底,⾼级⼲部见得多了,眼界自然比地方⼲部⾼得多。
老子是二品正部级、两省总督,你小子不过是个三品副部级侍郞,竟敢在老子面前耍威风,你算哪<img src="in/gen.jpg">葱?
同理,央中都察院正四品右佥都御史,浙江巡抚李天宠也不愿买赵文华的帐,每天管他三顿饭,就盼他早点滚蛋。
然而事实证明,赵文华确实算<img src="in/gen.jpg">葱,还是<img src="in/gen.jpg">大葱,你们敢欺负我,我就让我爹来收拾你们!
他爹就是严嵩,虽然他姓赵,严嵩姓严,但所谓有<img src="in/nai.jpg">就是娘,有权就是爹,不必奇怪。
严嵩之所以支持⼲儿子赵文华,是因为当年他当国子监校长的时候,赵文华是他的生学。而据他观察,这位生学虽然没有什么能力,却很能拍马庇,很听话,于是他安揷赵文华去了通政司。
严嵩是不做慈善事业的,他让赵文华当通政使,其中有着很深的用意。
通政司是一个副部级部门,最⾼长官通政使也只是三品,但这个部门对严嵩而言却极为重要,因为它主管国全各地送⼊京城的公文。
由于名声太差,国全的众多御史员官经常上书弹劾严<img src="in/dang2.jpg">,虽说有严嵩在內阁庒阵,但这位仁兄已经七十多岁了,难保有漏网之鱼,万一捅到皇帝那里,事情就⿇烦了。
而赵文华兄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在机关蹲守,发现可疑邮件即刻予以删除(销毁或是庒住),他兢兢业业,工作完成得很好,也由此成为了严<img src="in/dang2.jpg">的第一号骨⼲。
接到儿子的告状信,严老爹却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回复,他托人告诉赵文华,张经并不好惹,在没有十⾜的把握之前,最好还是乖乖听话。
赵文华无计可施,但这位仁兄是个比较执着的人,又从央中要了一个观察敌情的名义,硬是赖着不走。他要留在这里,等待张经的失误。
而不久之后,他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时的浙江沿海,倭寇气焰已经十分嚣张,有两万余人盘踞于此,<img src="in/gen.jpg">本不把明军放在眼里。张经也并非等闲之辈,他四处调兵,积极部署数月之久,却迟迟不动兵。
==============================================================
《明朝那些事儿》当时明月/著
明朝那些事儿4第十二章东南的奇才(2)
赵文华反复催促,张经依然纹丝不动。
而张总督之所以有如此举动,和他之前的一段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
嘉靖十六年(1537),总督两广军务、兵部侍郞张经,奉命去平定广西断藤峡叛<img src="in/luan.jpg">,在长期艰苦的山区作战中,他养成了稳重进兵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在这次战争中,他还发现了一个十分可怕而特别的战斗群体——狼土兵。
狼土兵以少数民族为主,大都不习文化,好勇斗狠,战斗力十分彪悍,当年曾让张经吃尽了苦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到了浙江之后,张经才发现,那些被朝中大臣轻视,所谓乌合之众的倭寇,却是一帮前所未见的強敌。
在皇帝同志专心修道,大臣们专心斗争的时候,⽇本正处于极度混<img src="in/luan.jpg">的战国时期,国全分成三四十个诸侯国,你打我,我打你,打赢的自然风光,打输的就只能跑路。⽇本就那么大,土地又不多,还时常噴火山<img src="in/luan.jpg">,实在不是个人呆的地方。于是众多讨生活的倭人就不远万里,为了⽇本民人的致富事业跑到了国中。
这帮倭人不请自来,而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故文言有云:
倭人为寇,是为倭寇。
但恶劣的品行并不能否定他们的战斗力,且不说这帮人的武艺和战术⽔平,单说人家冒着掉进海里喂鱼的危险,跑上千里路来抢劫,就能充分说明他们的犯罪决心和毅力。
而与倭寇相比,张总督手下的大都是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带的兵,他们当兵是为了混碗饭吃,就算不当兵还能种田,犯不着去拼命。
于是张经决定,调狼土兵进⼊浙江,抗击倭寇。
这个决定为他赢得了暂时的胜利,却永远地送了他的命。
张经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费尽心力调兵遣将的时候,赵文华已经设计好了一个圈套,准备将他致于死地。
张总督久经官场,并不是个善茬,上任一年多来,他已在当地安揷了自己的亲信,而对于赵文华,他也安排了专人监视,总而言之,整个浙江已然成了他的地盘。
然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赵文华依然找到了一个盟友,这个人的名字叫胡宗宪。
胡宗宪,字汝贞,徽州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
胡宗宪的试考成绩很一般,运气却不错,他没能选上庶吉士,分配到地方当了县官,不久后因年度考核优良,升为御史,巡视宣府、大同。
之所以说他运气好,是因为在明代朝廷,御史是个不错的行当,以骂人为主业,天不怕地不怕,想骂谁就骂谁,如果运气好,摸准了政治方向,骂对了人,没准还能官运亨通,一飞冲天。
不过胡宗宪的这份御史工作却有点特殊,因为宣府和大同是当时的军事前线,刀光剑影,呆在这的都是些耝人武夫,如果胡<img src="in/luan.jpg">告状,没准晚上就被人趁黑给剁了。
于是胡宗宪在那里老老实实地啃了几年⼲粮,这段经历最终成就了他,因为正是在那个地方,这位安静的御史开始进⼊另一个新奇的领域——兵法。
在⾎⾁横飞,生死悬于一线的场战,胡宗宪懂得了战争的法则,而蒙古骑兵烧杀抢掠、难民家破人亡、哭天抢地的惨象,也让他了解了战争的残酷。在经历了⾎与火的洗礼后,那个曾经喋喋不休、満口圣人之言的书呆子,已然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实用主义者。
因为在边关表现良好,胡宗宪奉调前往浙江,担任浙江巡按,似乎是为了考验他的能力,就在他离开这里之前,上天给他安排了一次毕业试考。
当时驻守大同的左卫军突然接到谕令,命令他们即刻转移驻防至<img src="in/yang.jpg">和一带,事实证明,这是个一道要人命的谕令。
大同已经是前线了,而<img src="in/yang.jpg">和不但更为靠前,且条件极其艰苦,当兵的过得苦,好不容易在当地安个家,转眼间又要<img src="in/qi2.jpg">离子散,自然是打死不搬。
可是命令不能不执行,于是大伙一合计,索<img src="in/xing.jpg">闹事不⼲了,哗变!
明朝那些事儿4第十二章东南的奇才(3)
这下子问题严重了,情况报到大同参将那里,开会征集意见:这事怎么解决,谁去解决?
没人应声。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个超级黑锅,这不是农民起义,而是士兵哗变,全部都是抄家伙的职业打手,也不讲道理,要是跑去谈判,十有八九就把自己捐给了家国(学名是为国捐躯)。
但如果放任不管,这帮人万一成了叛军,知<img src="in/gen.jpg">知底,带着蒙古人回来抢劫,⿇烦就大了,所以黑锅总得背,具体说来是总得有人去背,可是谁也不背。
这时胡宗宪站了出来,他说:我去。
参将大喜,问:你要带多少人?
胡宗宪答:不用,我一个人去。
在短暂的目瞪口呆,鸦雀无声之后,大家集体起立,走到营帐外,热情地为勇敢的胡御史送别,感谢他牺牲小我,成全大家的背锅精神。
胡宗宪不是⽩痴,也没有背黑锅的嗜好,关键时刻<img src="in/ting.jpg">⾝而出,只是因为他有十⾜的把握。
他一个人骑着马跑到了哗变士兵的营地,对那些手持兵器、情绪<img src="in/ji.jpg">动的人们说了几句话,奇迹就发生了,士兵们停止了吵闹,安静地回到了自己的营帐。
当大家再次看到胡宗宪时,都极为惊讶,踊跃上前询问,他到底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如此棘手的事。
胡宗宪一脸轻松回答道:没什么,我只是告诉他们,谕令已经取消,他们不用迁徙了。
于是大家又懵了,迁移是上级的命令,总兵(相当于区军司令)都没发话,你怎么敢信口开河?今天你忽悠过去,过两天没准就直接造反了!
然而胡宗宪镇定地看着惊恐的同僚们,告诉他们:丝毫不必担心。
事实证明了胡宗宪的预言,很快,上级下达指令,之前的谕令取消,军队仍在原地布防。
准确的人心洞察力、惊人的局势判断力,这就是胡宗宪的卓越才能。
嘉靖三十三年(1554),奇才胡宗宪来到了浙江,他将在这里开创自己的伟大事业。
其实在当时的浙江,胡宗宪只是个小人物,因为他的级别太低(浙江巡按)。
巡抚和巡按虽只有一字之差,品级却差很远,胡宗宪是都察院监察御史,奉命巡按浙江,负责监察纪检事务,他的品级只有七品。而李天宠则是四品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奉命巡抚浙江,负责浙江全省的管理事务,相当于长省。
赵文华好歹是个副部级,之所以对胡宗宪一见如故,称兄道弟,实在是因为他太过孤单。在张经的<img src="in/yin.jpg">影下,没人愿意陪他玩,只有胡宗宪对他礼遇有加。
于是他向这个新朋友和盘托出了自己的计划,并许下了一个美好的祝愿,只要计划成功,你就是新的浙江巡抚!
赵文华是一个坏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人,但一个坏人,能够⼲到副部级侍郞,说明他是一个有能力的坏人。
赵侍郞的计划是这样的,他准备告张经的黑状,罪名是张经畏惧倭寇,拿了朝廷的钱,不帮朝廷办事,消极避战。
看上去很简单,实际上不简单。
张经不是吃素的,赵文华上书后不久,他就得到了消息,但他的反应却十分怪异,不但没找赵文华算帐,也不上书辩解。
因为他已有了绝对的把握,筹划已久的行动即将开始,狼土兵已经到位,各路大军也已到齐,只等他一⾝令下,发动总攻。
有凶悍的狼土兵助阵,张经相信他会取得胜利,而到那时,捷报将是对赵文华攻击的最好回应。
看上去是正确的,实际上是错误的。
志得意満的张经没有想到,在这个看似天⾐无<img src="in/feng.jpg">的应对中,有着两个小小的疏漏:他并没有真正看懂那封告状的上书,而更重要的是,他低估了赵侍郞的⽔平。
作为严<img src="in/dang2.jpg">的主力成员,赵文华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事实上,张经即将开始的军事行动早在他的预料之中,但他仍然敢在此时上书,是因为他已料定,此书一上,张经如不胜,尚有活路,如若战胜,则必死无疑!
明朝那些事儿4第十二章东南的奇才(4)
嘉靖三十四年(1555)五月,缺钱花的倭寇耐不住寂寞,开始大举向嘉兴进犯,却就此掉⼊了陷阱。
张经等待良久的机会终于到来,他当即调集手下大军⽔陆并进,在王江泾与敌军遭遇,大破倭寇,斩杀敌一千九百余人,史称“王江泾大捷”
这是东南自倭<img src="in/luan.jpg">以来的最大胜仗,张经十分得意,当即写下告捷文书送往京城,等待着朝廷的封赏。
事实证明,这次朝廷的办事效率相当之⾼,没过多久,张经就等到了他应得的赏赐,不是金银财宝,⾼官厚禄,而是两个人,具体说来是两个锦⾐卫。
他们送给张总督的见面礼是一副闪亮的镣铐,然后大声传达了皇帝大人的贺词:
“经(张经)欺诞不忠,着令⼊京问罪!”
张经的脑袋有点<img src="in/luan.jpg">,明明自己打了胜仗,怎么就成了“欺诞不忠”?
张总督之所以一头雾⽔,是因为他并不清楚赵文华那封上书的奥妙。
嘉靖刚看到这份黑材料的时候,起初并不在意,直到他顺手<img src="in/jiao.jpg">给了⾝边的一个人——严嵩。
严嵩自然明⽩赵儿子的意图,当即展现了他的表演功底,作沉思状良久,突然换上了一幅忧国忧民的表情,开始痛斥倭寇侵害百姓的惨状,最后指出主题——拥兵自重,坐观倭<img src="in/luan.jpg">,都是张经惹的祸。
嘉靖生气了,后果很严重,他当即下令缉拿张经回京。
谕令下达后不久,张经的报捷文书就送到了,看似张经就要涉险过关,但正如赵文华所料的那样,嘉靖做出了一个十分缺心眼的判断:
“张经着实可恶,闻文华劾,方一战!”
混迹江湖三十多年的嘉靖同志就这样完蛋了,经过多年的磨砺,他的脾气个<img src="in/xing.jpg">以及各种权术花招,早已被严<img src="in/dang2.jpg">摸得一清二楚,现在也只能是被玩没商量了。
张经倒了,李天宠也没戏了,这对难兄难弟手拉手上了刑场,一同被杀。
赵文华兑现了他的诺言,李天宠死后不久,他利用自己在朝中的关系,破格再破格,短短一个月,就把七品基层御史胡宗宪直接提拔为四品右佥都御史,并巡抚浙江。从芝⿇官到封疆大吏,其晋升速度堪比飞⽑腿导弹。
赵文华十分欣赏胡宗宪,因为胡宗宪的出众能力,以及在逆境中的支持。但胡宗宪却不喜<img src="in/huan.jpg">赵文华,因为在他的眼中,赵文华着实不是个东西。
胡宗宪是一个⾝世并不简单的人,他出生在豪门望族,六十年前,他的曾祖胡富考中进士,还曾经担任过正部级⼲部——南京户部尚书,显赫一时。
望族出⾝的胡宗宪是一个天才,他二十二岁中举,二十六岁中进士,无论在地方,还是军队,无论是处理政务还是平息叛<img src="in/luan.jpg">,他都显现出了非同寻常的才能。
混迹政坛多年,胡宗宪很清楚赵文华和他的⼲爹是些什么货⾊,这帮人⼲活不⾜,整人有余,实在是一帮垃圾。
然而问题在于,家国大权就掌握在这群垃圾的手中,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胡宗宪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很现实。
于是当不学无术的赵文华来到浙江,当张经、李天宠都对其嗤之以鼻时,他意识到了其中蕴蔵的机会。
所以他接近了赵文华,对他的到来表示<img src="in/huan.jpg"><img src="in/ying.jpg">,不顾旁人的鄙视和议论,拜会他,巴结他,耐心地听着他自吹自擂,并伴着逢<img src="in/ying.jpg">的笑脸,虽然他很清楚,眼前这个唾沫横飞的人,只是一个恶<img src="in/gun.jpg">加⽩痴的合体。
对于出⾝⾼贵、有着強烈道德感的胡宗宪而言,这是一种让他极其恶心的应酬,但他依然卖力地表演着。
因为在他的心中,有着报效家国的使命,有着救济黎民的责任,因为在他接受诏令,前往浙江之前,曾立下这样的誓言:
“此去浙江,不平倭寇,不定东南,誓不回京!”
传说中的⾼手
胡宗宪眼睁睁地看着张经、李天宠被陷害,被处死,然后在众人的指责声中坐上了浙江巡抚的宝座,没有丝毫的避讳和惭愧。
==============================================================
《明朝那些事儿》当时明月/著
明朝那些事儿4第十二章东南的奇才(5)
相反,他很得意,人见人怕、权倾天下的严<img src="in/dang2.jpg">,原来是如此的愚钝,赵文华、严嵩都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被他利用,为他铺路,而在此之后,这个最为強大的政治集团将成为他的后盾,去帮助他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始终问心无愧。
因为他所做的一切努力,并不只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因为他的理想,叫做报国救民。
在胡宗宪看来,张经做得还不够好,他虽然调来了战斗力強悍的狼土兵,整顿了军备,募集了粮饷,但无论是整体策划还是作战时机,总要慢那么一拍,最终才会被赵文华有机可趁。
总而言之,这是个勤奋的人,但缺少天赋。
胡宗宪认为自己是有天分的,所以他当仁不让地接替了前任的工作,他相信自己能够⼲得比张经更好。
虽然当时天下人都为张经的无辜被杀感到遗憾,但对于倭寇而言,张经的死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悲剧,因为事实证明,继任者胡宗宪是一个更为可怕的敌人。
当然,这是后来的事。
刚刚上任的胡宗宪终于实现了梦想的第一步,但还没等他<img src="in/chuan.jpg">口气,一个偶然事件的发生,就让他从美梦中醒了过来。
应该说,猛人不只张经一个,苏松巡抚曹邦辅也算同类,在王江泾大捷之后,他征集所属兵力,再次击溃倭寇。由于人事更替,这次行动没有经过上级的批准,等到赵文华知道的时候,俘虏都押回来了。
深感丢了面子的赵文华当即给胡宗宪下令,让他立刻追歼残敌。
这是一个胡宗宪等待多时的机会,他即刻调集了四千精兵,发动了追击战,然后他坐在家里,等待着捷报的到来。
很快,他就如愿得到了战报,言简意赅:惨败!告急求援!
此战损失极其惨重,所谓“宗宪兵死者千余”一共就去四千人,差不多死了一半。大出所料的胡宗宪慌忙命令副将刘焘率军增援,不久之后战报再次传来——复大败。
这还不是最坏的结果,士气大振的倭寇居然反过头来,再次进攻浙东一带,把当地抢了个底朝天,这才扬长而去。
沉痛的失败教育了胡宗宪,他终于意识到,倭寇之<img src="in/luan.jpg">比他想象中要厉害得多,而在这帮強盗的⾝上,似乎隐蔵着极为強大的力量。
胡宗宪的大体判断没有错,但他并不清楚,如果说倭寇是強盗,那他们就是有史以来最为可怕的強盗,因为他们中间的很多人,都是精通刀法的武林⾼手。
在史料上,有着这样一个广为人知的战役记录:
嘉靖三十四年(1555),四十余名倭寇从浙江平湖⼊境,向杭州进<img src="in/bi.jpg">,抢掠之后逃向淳安。这本来只是一起抢掠事件,抢也就抢了,事也不大,可这帮路盲不知是不是没有向导,转了半个多月,居然转到了南直隶(今江苏一带),在常州、苏州附近抢了一把,竟跑到了南京城下!
最后在大军围捕下,这群小⽑贼才最终被歼灭,据说当时被他们杀死砍伤的平民士兵已达三千余人。
四十多个人,在大明帝国的眼⽪底下转悠了一个多月,想抢就抢,十几万驻军束手无策,这不是一单简单的抢劫案,也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
四十个人就敢到南京搞自助游,要有四千个人,没准就敢去京北了(打不过地产商)。
一直以来,这个故事都被用来说明明军的腐朽、无战斗力,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在它的背后,隐蔵着让人惊心动魄的真相。
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抢掠,因为参与这次抢劫的四十多个倭寇并不是一般人,他们是浪人。
所谓浪人,就是失去土地的⽇本武士,关于武士群体就不多说了,但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即使在⽇本国內,武士也是一个十分稀少的品种。
在⽇本战国时期,名义上的最⾼统治者是天皇,实际控制者是各大诸侯,又称为大名,而武士是大名的属下。即使是如织田信长之类的大诸侯,手下的武士也不过一两千人而已。
==============================================================
《明朝那些事儿》当时明月/著
明朝那些事儿4第十二章东南的奇才(6)
作为武士团体的成员,他们从小就接受过严格的武术和体能训练,大多数人都练习剑道,练就了一⾝砍人的技术,即使参加黑社会火拼,拿西瓜刀对砍,估计一个对付五六个都不成问题。
更为可怕的是,他们其中的某些人还曾练习过“<img src="in/yin.jpg">流”这是⽇本刀术中的一门绝技,传自⽇本的绝顶⾼手“剑圣”上泉信纲。
虽说练这门功夫的人并不多,也并非个个都是剑圣,但⾜可称得上是一流⾼手。而在当时到国中来抢掠的⽇本人中,也有着他们的⾝影。
有证据显示,在嘉靖三十四年的这次事件中,参与抢劫的四十多名案犯,并非跑船的⽇本农民,他们几乎都是战败丢掉土地、找不到工作的武士。
而证据,就是他们随⾝携带的那件特殊武器。
其实那些被称为倭寇的抢劫犯,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多国队部,除了⽇本人外,还有,葡萄牙人,国中沿海的渔民、海盗等等,总之,大家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发财)走到一起来的。
这些人使用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老外们一般用火<img src="in/qiang.jpg">或佩剑,渔民、海盗没有固定装备,逮着什么用什么。
但这支无组织、无纪律的杂牌队部之所以会有強悍的战斗力,是因为其中有着一群作战顽強的⽇本武士与浪人,而无论在哪里作战,和谁作战,他们都会使用同一种武器——武士刀。
不管在国中还是⽇本,只有武士或浪人才装备武士刀,其实谁能带,谁不能带,也没有专门的认证机构来管,真正的原因在于这种管制刀具是很贵的。
武士刀的制作十分复杂,要使用很多种不同的铁和钢料,然后用火炉加热,同时由工匠大力捶打,可谓是千锤百炼,耗时长,纯系手工制造,绝无批量生产。、
由于此刀制作精良,且铁钢比例合理,所以兼具韧<img src="in/xing.jpg">和硬度,无论是拿去劈柴,还是砍人,都相当有效。
但拥有武士刀,也不一定是件好事,因为你就算买得起,也不一定养得起。由于该刀采用铁钢合金制造,容易生锈,所以必须得好好伺候着,隔三差五就要去找人磨刀(使用特制磨刀石,费用很⾼),每天都要用油擦刀(据说还一定要用植物油),比上机油还⿇烦。
就这么个玩意,价格昂贵不说,天天都要保养,比大爷还难服侍,除了那帮死心眼的⽇本武士,谁都不愿意腾折这东西。非但如此,这帮孙子把刀看得比命还重,1945年⽇本战败后,侵华⽇军中许多有武士背景的军官还曾向国中方面提出申请,希望带走他们的家传宝刀,表示如不允许,就切腹自尽。
不久之后得到答复:切腹自便,把刀留下。
⽇本的许多名刀就此留在了国中,这也是为什么无数⽇本人不远千里,带着大捆钞票,跑到国中买刀的原因。
而<img src="in/gen.jpg">据史料记载,嘉靖三十四年的那批倭寇基本都是携带武士刀的浪人,且武艺⾼強、机动灵活,抢一票换一个地方,从不走空趟。
这样的四十多个倭寇,其战斗能力可想而知,在当时,大致就相当于四十多个特种兵,而驻守各地的,大都是战斗力极差的守备兵,或是民团团练,基本上也就算个兵民⽔平。
兵民打特种兵,能打赢那才叫怪事,这帮劫匪也不攻城,抢了就跑,放在今天就是持械流窜犯,自然是难以围捕,所以才会出现所谓打到南京城下的怪事。
这才是倭寇的实真实力,胡宗宪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群敌人,时而集中,时而分散,大队倭寇战斗力強,不好打,小队倭寇机动灵活,没法打,为了几十个人调集数千大军围捕,实在丢不起这个人,还不如去上吊。
就在胡宗宪一筹莫展的时候,一支奇特的武装出现了,他们组成了兵民联防队,四处围剿倭寇。而更让人惊讶的是,曾纵横千里、无人可挡,连府政军都不怕的浪人倭寇,碰到他们却总是全军覆没,落花流⽔。
因为浪人们固然是剑道⾼手,这帮兄弟却是⾼手中的⾼手——少林寺的和尚。
明朝那些事儿4第十二章东南的奇才(7)
嘉靖三十三年(1554),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万表终于无法忍受了,流动倭寇四处出没,使他焦头烂额,却又无计可施。
苦思冥想之下,他突然灵机一动,召见了杭州及苏州两地的寺院主持,<img src="in/jiao.jpg">给了他们一个任务。
几天之后,一支由苏杭两地上百名和尚组建的巡防队正式成立,主旨只有一个——杀死倭寇。
这帮和尚都是精挑细选的武僧,个个自幼苦练武艺,精通<img src="in/gun.jpg">法,老家也都在附近,听见倭寇两个字就手庠,听到消息,纷纷踊跃报名,经也不念了,抄起<img src="in/gun.jpg">子就上了场战。
事实证明,华中武术确实是博大精深,拿刀的武士⼲不过拿<img src="in/gun.jpg">的和尚,管你什么“<img src="in/yin.jpg">流”、“剑道”几<img src="in/gun.jpg">子扫过去全部滚蛋。
和尚联防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在嘉靖三十三年(1554)至嘉靖三十六年(1557)间,该队在杭州湾及松江府(今海上附近)一带与倭寇作战多次,无一败绩,令倭寇闻风丧胆。
而最为生猛的一次战役,发生在松江附近的翁家港,当时一百多名倭寇跑到这里,还没开抢就撞到联防队,此时这帮和尚已然名声大噪,所以倭寇们见到光头掉头就跑,联防队二话不说,拖着<img src="in/gun.jpg"><img src="in/bang.jpg">就追。
一般说来,追个几里路也就完事了,但这帮和尚比较较真,竟然跟着追了六天,一路打一路追,一直跑到嘉兴,全歼所有倭寇(据说连倭寇的家属也⼲掉了),这才收兵回营。
然而少数几个和尚是无碍大局的,要想解决倭寇,胡宗宪真正需要的,是几个重量级人物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