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1]
此时的光宗,已经是奄奄一息,所以,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认定,今天的会议,将要讨论的,是关乎家国社稷的重要问题。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这次內阁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老婆。
光宗同志的意思是,自己的后妃李选侍,现在只有一个女儿,伺候自己那么多年,太不容易,考虑给她升官,封皇贵妃。
此外,他还把皇长子朱由校领了出来,告诉诸位大人,这孩子的⺟亲也没了,以后,就让李选侍照料他。
在场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明明您都没几天蹦头了,趁着脑袋还管用,赶紧⼲点实事,拟份遗嘱,哪怕找口好棺材,总算有个准备。竟然还想着老婆的名分,实在令人叹服。
在现场的人们看来,这是一个尊重妇女,至死不渝的模范丈夫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八月二十六⽇
出乎许多人的意料,明光宗再次下旨,召开內阁会议,与会人员包括內阁大臣及各部部长,当然还有杨涟。
会议与昨天一样,开得十分莫名其妙。这位皇帝陛下把人叫进来,竟然先拉一通家常,又把朱由校拉进来,说我儿子年纪还小,你们要多照顾等等。
这么东拉西扯,⾜⾜扯了半个时辰(一个小时),皇上也扯累了,正当大家认为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扯淡又开始了。
如昨天一样,光宗再次提出,要封李选侍为皇贵妃,大家这才明⽩,扯来扯去不就是这件事吗?
礼部尚书孙如游当即表示,如果您同意,那就办了吧(亦无不可)。
然而就在此时,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人突然闯了进来,公然打断了会议,并在皇帝、內阁、六部尚书的面前,拉走了皇长子朱由校。
这个人,就是李选侍。
所有人都懵了,没有人去阻拦,也没有人去制止。原因很简单,这位李选侍毕竟是皇帝的老婆,皇帝大人都不管,谁去管。
而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很快,他们就听见了严厉的斥责声,李选侍的斥责声,她斥责的,是皇帝的长子。
于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场面出现了。
大明帝国未来的继承人,被一个女人公然拉走,当众责骂,而皇帝,首辅、各部尚书,全部毫无反应,放任这一切的发生。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12]
所有的人静静地站在那里,听着那个女人的责骂,直到骂声结束为止。
然后,尚未成年的朱由校走了出来,他带着极不情愿的表情,走到了⽗亲的⾝边,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要封皇后!”
谜团就此开解,莫名其妙的会议,东拉西扯的<img src="in/jiao.jpg">谈,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胁迫。
开会是被胁迫的,闲扯是被胁迫的,一个奄奄一息的丈夫,一个年纪幼小的孩子,要不胁迫一把,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李选侍很有自信,因为她很清楚,这个软弱的丈夫不敢拒绝她的要求。
现在,她距离自己的皇后宝座,只差一步。
但是这一步,到死都没迈过去。
因为就在皇长子刚说出那四个字的时候,另一个声音随即响起:
“皇上要封皇贵妃,臣必定会尽快理办!”
说这句话的人,是礼部尚书孙如游。
李选侍太过天真了,和朝廷里这帮老油条比起来,她也就算个学龄前儿童。
孙尚书可谓聪明绝顶,一看情形不对,知道皇上顶不住了,果断出手,只用了一句话,就把皇后变成皇贵妃。
光宗同志也很机灵,马上连声回应:好,就这么办。
李姐小的皇后梦想就此断送,但她是不会放弃的,因为她很清楚,在自己的手中,还有一张王牌——皇长子。
只要那个奄奄一息的人彻底死去,一切都将尽在掌握。
但她并不知道,此时,一双眼睛已经死死地盯住了她。
杨涟已经确定,眼前这个飞扬跋扈的女人,不久之后,将是一个十分可怕的敌人。而在此之前,必须做好准备。
八月二十九⽇
此前的三天里,光宗的⾝体丝毫不见好转,于是在这一天,他再次召见了首辅方从哲等朝廷重臣。
光宗同志这次很清醒,一上来就直奔主题:
寿木如何?寝地如何?
寿木就是棺材,寝地就是坟,这就算是<img src="in/jiao.jpg">代后事了。
可是方从哲老先生不知是不是老了,有点犯糊涂,张口就是一大串,什么你爹的坟好、棺材好请你放心之类的话。
光宗同志估计也是哭笑不得,只好拿手指着自己,说了一句:
是我的(朕之寿宮)。
方首辅狼狈不堪,可还没等他缓过劲来,就听到了皇帝陛下的第二个问题:
“听说有个鸿胪寺的医官进献金丹,他在何处?”
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13]
对于这个问题,方从哲并未多想,便说出了自己的回答:
“这个人叫李可灼,他说自己有仙丹,我们没敢轻信。
他实在应该多想想的。
因为金丹不等于仙丹,轻信不等于不信。
正是这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导致了一个错误的判断:
“好吧,召他进来。”
于是,李可灼进⼊了大殿,他见到了皇帝,他为皇帝号脉,他为皇帝诊断,最后,他拿出了仙丹。
仙丹的名字,叫做红丸。
此时,是万历四十八年(1620)八月二十九⽇上午,明光宗服下了红丸。
他的感觉很好。
按照史书上的说法,吃了红丸后,浑⾝舒畅,且促进消化,增加食<img src="in/yu.jpg">(思进饮膳)。
消息传来,宮外焦急等待的大臣们十分⾼兴,<img src="in/huan.jpg">呼雀跃。
皇帝也很⾼兴,于是,几个时辰后,为巩固疗效,他再次服下了红丸。
下午,劳苦功⾼的李可灼离开了皇宮,在宮外,他遇见了等待在那里的內阁首辅方从哲。
方从哲对他说:
“你的药很有效,赏银五十两。”
李可灼⾼兴地走了,但他并没有领到这笔赏银。
方从哲以及当天参与会议的人都留下了,他们住在了內阁,因为他们相信,明天,⾝体好转的皇帝将再次召见他们。
六个时辰之后
凌晨,住在內阁的大臣们突然接到了太监传达的谕令:
即刻⼊宮觐见。
所有的人都明⽩,这意味着什么,但当他们尚未赶到的时候,就已得到了第二个消息——皇上驾崩了。
万历四十八年(1620)九月初一,明光宗在宮中逝世,享年三十九,享位一月。
皇帝死了,这十分正常,皇帝吃药,这也很正常,但吃药之后就死了,这就不正常了。
明宮三大案之“红丸案”就此拉开序幕。
没有人知道,所谓的红丸,到底是什么药,也没有人知道,在死亡的背后,到底隐蔵着什么样的<img src="in/yin.jpg">谋。
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14]
此时向乾清宮赶去的人,包括內阁大臣、各部长官,共计十三人。在他们的心中,有着不同的想法和打算,因为皇帝死了,官位、利益、权力,一切的一切都将改变。
只有一个人例外。
杨涟十分悲痛,因为那个赏识他的人,已经死了,而且死得不明不⽩。此时此刻,他只有一个念头。
查出案件的真相,找出幕后的黑手,揭露恶毒的<img src="in/yin.jpg">谋,让正义得以实现,让死去的人得以瞑目。
这就是杨涟的决心。
但此时,杨涟即将面对的,却是一个更为复杂,更为棘手的问题。
虽然大家都住在內阁,同时听到消息,毕竟年纪不同,体力不同,比如內阁的几位大人,方从哲老先生都七十多了,刘一璟、韩旷年纪也不小,反应慢点、到得晚点十分正常。
所以首先到达乾清宮的,只有六部的部长、都察院左都御史,当然还有杨涟。
这几个人已经知道了皇帝去世的消息,既然人死了,那就不用急了,就应该考虑尊重导领了,所以他们决定,等方首辅到来再进去。
进不了宮,眼泪储备还不能用,而且大清早的,天都没亮,反正是等人,闲着也是闲着,于是,他们开始商讨善后事宜。
继承皇位的,自然是皇长子朱由校了,但问题是,他的⽗亲死了,⺟亲也死了,而且年纪这么小,宮里没有人照顾,怎么办呢?
于是,礼部尚书孙如游、吏部尚书周嘉谟、左都御史张问达提出:把朱由校<img src="in/jiao.jpg">给李选侍。
这个观点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事实上,反对者只有一个。
然后,他们就听到了这个唯一反对者的声音:
“万万不可!”
其实就官职和资历而言,杨涟没有发言的资格,因为他此时他不过是个小小的七品给事中,说难听点,他庒<img src="in/gen.jpg">就不该呆在这里。
然而在场的所有人,都保持了沉默,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发言,因为他是皇帝临死前指定的召见者,换句话说,他是顾命大臣。
杨涟十分<img src="in/ji.jpg">动,他告诉所有的人,朱由校很幼稚,如果把他<img src="in/jiao.jpg">给一个女人,特别是一个用心不良的女人,一旦被人胁迫,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几句话,彻底唤起了在场朝廷重臣们的记忆,因为就在几天前,他们亲眼目睹了那个凶恶女人的狰狞面目。
他们同意了杨涟的意见。
但事实上,皇帝已经死了,未来的继承人,已在李选侍掌握之中。
所以,杨涟说出了他的计划:
“⼊宮之后,立刻寻找皇长子,找到之后,必须马上带出乾清宮,脫离李选侍的<img src="in/cao.jpg">纵,大事可成!”
十三位顾命大臣终于到齐了,在杨涟的带领下,他们走向了乾清宮。
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即将开始。
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15]
战斗,从大门口开始
当十三位顾命大臣走到门口的时候,被拦住了。
拦住他们的,是几个太监。毫无疑问,这是李选侍的安排。
皇帝去世的时候,她就在宮內,作为一位智商⾼于郑贵妃的女<img src="in/xing.jpg">,她的直觉告诉她,即将到来的那些顾命大臣,将彻底毁灭她的野心。
于是她决定,阻止他们⼊宮。
应该说,这个策略是成功的,太监把住大门,好说歹说就不让进,一帮老头加书呆子,不懂什么<img src="in/qiang.jpg">杆子里出权政的深刻道理,只能⼲瞪眼。
幸好,里面还有一个敢玩命的:
“皇上已经驾崩,我们都是顾命大臣,奉命而来!你们是什么东西!竟敢阻拦!且皇长子即将继位,现情况不明,你们关闭宮门,到底想⼲什么?!”
对付流氓加文盲,与其靠口,不如靠吼。在杨涟的怒吼之下,吃硬不吃软的太监闪开了,顾命大臣们终于见到了已经歇气的皇上。
接下来是例行程序,猛哭猛磕头,哭完磕完,开始办正事。
大学士刘一璟首先发问:
“皇长子呢?他人在哪里?”
没人理他。
“快点<img src="in/jiao.jpg">出来!”
还是没人理他。
李选侍清醒地意识到,她手中最重要的棋子,就是皇长子,只要控制住这个未来的继承人,她的一切愿望和野心,都将得到満⾜。
这一招很绝,绝到杨涟都没办法,宮里这么大,怎么去找,一帮五六十岁的老头,哪有力气玩捉<img src="in/mi2.jpg">蔵?
杨涟焦急万分,毕竟这不是家里,找不着就打地铺,明天接着找,如果今天没戏,明天李选侍一道圣旨下来,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必须找到,现在,马上,必须!
在这最为关键的时刻,一个太监走了过来,在大学士刘一璟的耳边,低声说出了两个字:
“暖阁。”
这个太监的名字,叫做王安。
王安,河北雄县人,四十多年前,他进⼊皇宮,那时,他的上司叫冯保。
二十六年前,他得到了新的任命,到一个谁也不愿意去的地方,陪一个谁也不愿意陪的人,这个人就是没人待见,连名分都没有的皇长子朱常洛。
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16]
王安是个好人,至少是个识货的人,当朱常洛地位岌岌可危的时候,他坚定且始终站在了原地,无论是“争国本”还是“梃击”都竭尽全力,证明了他的忠诚。
朱常洛成为明光宗之后,他成为了司礼秉笔太监,掌控宮中大权。
这位仁兄最喜<img src="in/huan.jpg">的人,是东林<img src="in/dang2.jpg">,因为一直以来,东林<img src="in/dang2.jpg">都是皇帝陛下的朋友。
而他最不喜<img src="in/huan.jpg">的人,就是李选侍,因为这个女人经常欺负后宮的一位王才人,而这位王才人,恰好就是皇长子朱由校的⺟亲。
此刻还不下烂药,更待何时?
刘一璟大怒,大吼一声:
“谁敢蔵匿天子!”
可是吼完了,就没辙了,因为这毕竟是宮里,人躲在里面,你总不能破门而⼊去抢人吧。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让李选侍心甘情愿地<img src="in/jiao.jpg">人,然后送到门口,挥手致意。
这似乎绝不可能,但是王安说,这是可能的。随后,他进⼊了暖阁。
面对李选侍,王安体现出了一个卓越太监的素质,他虽没有抢人的体力,却有骗人的智力。
他对李选侍说,现在情况特殊,必须让皇长子出面,安排先皇的丧事,安抚大家的情绪,事情一完,人就能回来。
其实这谎扯得不圆,可是糊弄李选侍是够了。
她立即叫出了朱由校。
然而,就在她把人<img src="in/jiao.jpg">给王安的那一瞬间,却突然醒悟了过来!她随即拉住了朱由校的⾐服,死死拉住,不肯松手。
王安知道,动耝的时候到了,他决定欺负眼前这个耍赖的女人。因为太监虽说不男不女,可论力气,比李姐小还是要大一些。
王安一把拉过朱由校,抱起就走,冲出了暖阁。当门外的顾命大臣们看见皇长子的那一刻,他们知道,自己胜利了。
于是,在先皇的尸体(估计还热着)旁,新任皇帝接受了顾命大臣们的齐声问候:万岁!
万岁喊完了,就该跑了。
在人家的地盘上,抢了人家的人,再不跑就是真是傻子了。
具体逃跑方法是,王安开路,刘一璟拉住朱由校的左手,英国公张维贤拉住朱由校的右手,包括方从哲在內的几个老头走中间,杨涟断后。就这样,朱由校被这群活像绑匪(实际上也是)的朝廷大臣带了出去。
事情正如所料,当他们刚刚走出乾清宮的时候,背后便传来了李选侍尖利的叫喊声:
“哥儿(指朱由校),回来!”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17]
李大姐这嗓子太突然了,虽然没要人命,却把顾命大臣们吓了一跳,他们本来在乾清宮外准备了轿子,正在等轿夫来把皇子抬走,听到声音后,脚一剁,不能再等了!
不等,就只能自己抬,情急之下,几位⾼⼲一拥而上,去抬轿子。
这四位⾼级轿夫分别是吏部尚书周嘉谟,给事中杨涟,內阁大学士刘一璟,英国公张维<img src="in/ying.jpg">。
前面几位大家都<img src="in/shu.jpg">,而最后这位张维<img src="in/ying.jpg">,是最⾼世袭公爵,他的祖先,就是跟随明成祖朱棣靖难中阵亡的第一名将张⽟。
也就是说,四个人里除杨涟外,职务最低的是部长,我又查了下年龄,最年轻的杨涟,当时也已经四十八岁了,看来人急眼了,还真敢拼命。
就这样,朱由校在这帮老⼲部的簇拥下,离开了乾清宮,他们的目标,是文华殿,只要到达那里,完成大礼,朱由校就将成为新一代的皇帝。
而那时,李选侍的野心将彻底破灭。
当然,按照最俗套的电视剧逻辑,坏人们是不会甘心失败的,实真的历史也是如此。
毕竟老胳膊老腿,走不快,很快,大臣们就发现,他们被人追上了。
追赶他们的,是李选侍的太监。一个带头的二话不说,恶狠狠地拦住大臣,⾼声训斥:
“你们打算把皇长子带到哪里去?”
一边说,还一边动手去拉朱由校,很有点动手的意思。
对于这帮大臣而言,搞<img src="in/yin.jpg">谋、骂骂人是长项,打架是弱项。于是,杨涟先生再次出场了。
他大骂了这个太监,并且鼓动朱由校:
“天下人都是你的臣子,何须害怕!”
一顿连骂带捧,把太监们都镇住了,领头的人见势不妙,就撤了。
这个被杨涟骂走的领头太监,名叫李进忠,是个不出名的人。但不久之后,他将更名改姓,改为另一个更有名的名字——魏忠贤。
在杨涟的护卫下,朱由校终于来到了文华殿,在这里,他接受了群臣的朝拜,成为了新的皇帝,史称明熹宗。
明熹宗朱由校
这就算即位了,但问题在于,毕竟也是大明王朝,不是杂货铺,程序还要走,登基还得登。
有人建议,咱就今天办了得了,可是杨涟同志不同意,这位仁兄认定,既然要登基,就得找个良辰吉⽇,一查,那就九月初六吧。
这是一个极为错误的决定。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18]
今天是九月初一,只要皇长子没登基,乾清宮依然是李选侍的天下,而且,她依然是受命照顾皇长子的人,对于她而言,要翻盘,六天⾜够了。
然而杨涟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就在他即将步⼊深渊的时候,一个人拉住了他,并且把一口唾沫吐在了他的脸上。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左光斗。
左光斗,字遗直,安徽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现任都察院巡城御史,杨涟最忠实的战友,东林<img src="in/dang2.jpg">最勇猛的战士。
虽然他的职位很低,但他的见识很⾼,刚一出门,他就揪住了杨涟,对着他的脸,吐了口唾沫:
“到初六登基,今天才初一,如果有何变故,怎么收拾,怎么对得起先皇?!”
杨涟醒了,他终于明⽩,自己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皇长子还在宮內,一旦李选侍掌握他,号令群臣,到时必定死无葬⾝之地!
但事已至此,只能明天再说,毕竟天⾊已晚,皇宮不是招待所,杨大人不能留宿,无论如何,必须等到明天。
杨涟走了,李选侍的机会来了。
当天傍晚,朱由校再次来到乾清宮,他不能不来,因为他⽗亲的尸体还在这里。
可是他刚踏⼊乾清宮,就被李选侍扣住了,尸体没带走,还搭进去一个活人。
眼看顾命大臣们就要完蛋,王安又出马了。
这位太监可谓是智慧与狡诈的化⾝,当即<img src="in/ting.jpg">⾝而出,去和李选侍<img src="in/jiao.jpg">涉,按说被人抢过一次,总该长点记<img src="in/xing.jpg">,可是王安先生几番忽悠下来,李选侍竟然又<img src="in/jiao.jpg">出了朱由校。
这是个很难理解的事,要么是李姐小太弱智,要么是王太监太聪明,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是,李选侍失去了一个机会,最后的机会。
因为第二天,杨涟将发起最为烈猛的进攻。
九月初二
吏部尚书周嘉谟和御史左光斗同时上书,要求李选侍搬出乾清宮。
这是一个十分聪明的战略,因为乾清宮是皇帝的寝宮,只要李选侍搬出去,她将无法制约皇帝,失去所有政治能量。
但要赶走李选侍,自己动手是不行的,毕竟这人还是后妃,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经过商议,杨涟等人统一意见:让她自己走。
左光斗主动承担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为了彻底赶走这个女人,他连夜写出了一封奏疏,一封堪称恶毒无比的奏疏。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19]
文章大意是说,李姐小你不是皇后,也没人选你当皇后,所以你不能住乾清宮,而且这里也不需要你。
然后他进一步指出,朱由校才満十六岁,属于青舂期少年,容易冲动,和你住在一起是不太合适的。
话说到这里,已经比较露骨了。
别慌,更露骨的还在后面。
在文章的最后,左光斗写出了一句画龙点睛的话:
“武氏之祸,再现于今,将来有不忍言者!”
所谓武氏,就是武则天,也就是说,左光斗先生担心,如此下去,武则天夺位的情形就会重演。
如果你认为这是一句非常过分的话,那你就错了,事实上,是非常非常过分,因为左光斗是读书人,有时候,读书人比流氓还流氓。
希望你还记得,武则天原先是唐太宗的妃子,⾼宗是太宗的儿子,
后来,她又成了唐⾼宗的妃子。
现在,李选侍是明光宗的妃子,熹宗是光宗的儿子,后来…
所以左光斗先生的意思是,李选侍之所以住在乾清宮,是想趁机引勾她的儿子(名义上的)。
李选侍急了,这很正常,你看你也急,问题在于,你能咋办?
李选侍想出的主意,是叫左光斗来谈话。事实证明,这是个不折不扣的馊主意,因为左光斗的回答是这样的:
“我是御史,天子召见我才会去,你算是个什么东西(若辈何为者)?”
九月初三
左光斗的奏疏终于送到了皇帝的手中,可是皇帝的反应并不大,原因简单:他看不懂。
拜他⽗亲所赐,几十年来躲躲蔵蔵,提心吊胆,儿子的教育是一点没管,所以朱由校小朋友不怎么读书,却很喜<img src="in/huan.jpg">做木匠,常年钻研木工技巧。
幸好,他的⾝边还有王安。
王太监不负众望,添油加醋解说一番,略去儿童不宜的部分,最后得出结论:李选侍必须滚蛋。
朱由校决定,让她滚。
很快,李选侍得知了这个决定,她决定反击。
九月初四
李选侍反击的具体形式,是谈判。
她出派了一个使者,去找杨涟,希望这位钢铁战士会突然精神失常,放弃即将到手的胜利,相信她是一个善良、无私的女人,并且慷慨大度的表示,你可以继续住在乾清宮,继续⼲涉朝政。
人不能愚蠢到这个程度。
但她可以。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20]
而她出派的那位使者,就是现在的李进忠,将来的魏忠贤。
这是两位不共戴天的死敌第一次正面<img src="in/jiao.jpg">锋。
当然,当时的杨涟并没有把这位太监放在眼里,见面二话不说:
“她(指李选侍)何时移宮?”
李进忠十分客气:
“李选侍是先皇指定的养⺟,住在乾清宮,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
杨涟很不客气:
“你给我记好了,回去告诉李选侍,现在皇帝已经即位,让她立刻搬出来,如果乖乖听话,她的封号还能给她,如果冥顽不灵,就等皇帝发落吧!”
最后还捎带一句:
“你也如此!”
李进忠沉默地走了,他很清楚,现在自己还不是对手,在机会到来之前,必须等待。
李选侍绝望了,但她并不甘心,在最后失败之前,她决心最后一搏,于是她去找了另一个人。
九月初五登基前最后一⽇
按照程序规定,明天是皇帝正式登基的⽇期,但是李选侍却死不肯搬,摆明了要耍赖,于是,杨涟去找了首辅方从哲,希望他能号召群臣,<img src="in/bi.jpg">李选侍走人。
然而,方从哲的态度让他大吃一惊,这位之前表现积极的老头突然改了口风:
“让她迟点搬,也没事吧。(迟亦无害)”
杨涟愤怒了:
“明天是皇上登基的⽇子,难道要让他躲在东宮,把皇宮让给那个女人吗?!”
方从哲保持沉默。
李选侍终于聪明了一次,不能争取杨涟,就争取别人,比如说方从哲。
因为孤独的杨涟,是无能为力的。
但她错了,孤独的杨涟依然是強大的,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都留存着一个信念:
当我只是个小人物的时候,你体谅我的<img src="in/ji.jpg">奋,接受我的意见,相信我的才能,将你的⾝后之事托付于我。
所以,我会竭尽全力,战斗至最后一息,绝不放弃。
因为你的信任,和尊重。
在这最后的一天里,杨涟不停地到內阁以及各部游说,告诉大家形势危急,必须立刻<img src="in/ting.jpg">⾝而出,整整一天,即使遭遇冷眼,被人讥讽,他依然不断地说着,不断地说着。
最终,许多人被他打动,并在他的率领下,来到了宮门前。
面对着<img src="in/yin.jpg">森的皇宮,杨涟喊出了执着而响亮的宣言:
“今⽇,除非你杀掉我,若不移宮,宁死不离(死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