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戏开锣了!“舞台”在一条街口搭起来了,我不知道舞台是怎么搭起来的,也许本来就有这么一个舞台,抗战时代的后方,话剧是人人⼊<img src="in/mi2.jpg">的乐娱。男主角是我爸爸,女主角是我妈妈。
瞿伯伯是真正的幕后英雄…他是制作人、前台经理、后台经理、布景、道具、效果、配音、服装、灯光,总之,一切的一切,由他一手包办。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是编剧,兼导演!
现在回想起来,瞿伯伯真的颇有一些戏剧天才。这出话剧,实在“极具⽔准”呢!
大人们忙于演戏,孩子们可就乐极了。戏开演前,没有人管我们,我们大可尽情的玩乐,戏开演,更乐,看自己⽗⺟在台上演戏,那是多么光彩,多么过瘾的事。
我一直是最忠实的观众,他们演出几场,我看几场,看得我把台词都记得滚瓜烂<img src="in/shu.jpg">。
我记得那出戏叫做《红薯<img src="in/shu.jpg">了》。
笔事讲一个小家庭,丈夫要出征,与<img src="in/qi2.jpg">子话别,<img src="in/qi2.jpg">子依依不舍,对丈夫说我正在煮红薯,等红薯<img src="in/shu.jpg">了,吃了红薯再走。窗外征集的号角响了…瞿伯伯的配音。
丈夫虽然很焦虑,但还是与<img src="in/qi2.jpg">子滔滔不断的互诉衷情。
婴儿的哭声传来(当然是瞿伯伯的配音),<img src="in/qi2.jpg">子进去哄孩子。孩子哄睡了,<img src="in/qi2.jpg">子又出来情话绵绵。
号角又响了,<img src="in/qi2.jpg">子说我进去看看红薯<img src="in/shu.jpg">了没有,等了一会出来,说:“红薯还没有<img src="in/shu.jpg">,但是快<img src="in/shu.jpg">了!”
号角又响了!一会儿孩子又哭了,<img src="in/qi2.jpg">子焦躁地进进出出,但红薯一直没有煮烂。征集号角更响更急了!出征的丈夫,实在不忍心再待下去,不忍面对离别的场面,等<img src="in/qi2.jpg">子再进厨房的时候,越窗而去。<img src="in/qi2.jpg">子手里捧着一盘滚烫的红薯上场,嘴中说:“红薯<img src="in/shu.jpg">了!红薯<img src="in/shu.jpg">了!”但是发现已经人去楼空,泪満眶,手一松,盘子破了,红薯落満一地。婴啼声,号角声,马蹄声,啜泣声中幕下。
这出戏非但写出了夫<img src="in/qi2.jpg">深情,也把当时抗战的气氛写得淋漓尽致,小笔事看大时代,实在是很成功的呢!
臂众倒也十分踊跃,观众的反应也十分热烈,但是在看完戏后,大家就快乐地、満⾜地一哄而散,很少有人自由乐捐一些演出的经费。因此,演了几天的戏,非但不能赖以赚出一些家用,连每天必须打破的盘子,和那盘红薯都无法筹钱去补充,也就只好真正落幕了。我们这一路的“逃难”实在是⾼嘲起伏,好戏连台。只会教书和念书的⽗⺟,为了谋生,简直使出了浑⾝解数。红薯、糍粑卖过了,粉墨登场也试过了。到此时,已经一筹莫展。这是我们无数次“山穷⽔尽”后,又面临到一次“行不得也”的困境。好心的县长,看我们戏又演不成,強盗也抓不到,觉得我们弄到这个地步,确实与他管理不善有关。当下,就急忙替⽗亲和瞿伯伯安排了两份工作,热心的对我们说:“不要再走了,留下来吧!”
事实上,我们已经走得太累了,经过县长一挽留,大家真的在剑河停留下来。这一停留,居然留了半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