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男频 女频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二十九章 根本之争(2)

作者:屋顶骑兵 字数:4010 更新:2024-11-03 10:27:06

  解缙此言一出,文官中纷纷点头,朱元璋的眼睛扫向朱植,仿佛在询问他有什么可以辩驳的。朱植出列,对朱元璋和众位臣工作了一揖,然后不慌不忙道:“殷周之盛,诗书之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圣人治世,首要富民,《易》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财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奉顺天德,治国安民之本也。商乃互通有无,使财富流动增长之力。

  商业本来没错,关键是如何<img src="in/you.jpg">导。正因为商业有种种弊端也有种种好处,所以儿臣才在辽东颁布了《公平<img src="in/jiao.jpg">易令》,以法令的形势对商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力争扬长避短。

  该令颁布三年来,基本成为辽东各行各业的买卖准则,包括了官府,只要一达成契约,双方必然要在契约范围內行事。”

  朱植所说的契约对在场各人,既不算新鲜事但也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国中‬古代,君臣之间哪里有过什么契约,就算是市井之间也是纯粹依靠民间信用体系维系,大家口口相传就行了,哪里用对任何<img src="in/jiao.jpg">易都形成书面契约。最多在一些房地产,田产的<img src="in/jiao.jpg">易中会有房契地契作为买卖证明。

  解缙又道:“殿下所言也在理,只是今⽇之议在辽东商人与鞑子做买卖,这种资敌的行为正是因为殿下的包庇所致。陛下,商业地利弊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暂且可以悬而未决。然包庇纵容商人资敌的行为必须追究。”

  好厉害,杨靖心中暗忖,本来他最乐于见到的是燕王一<img src="in/dang2.jpg">在商业利弊问题上纠<img src="in/chan.jpg">。这是藤绕瓜瓜绕藤一时说不清楚的事,只是此人绕过这些枝蔓直接向实际行为进攻。

  朱植道:“对于这个资敌地帽子,儿臣更不敢戴。无论战争还是和平时期,边地都会有贸易往来。辽东自洪武十五年归⼊大明治下。历来与鞑子做买卖。当时还许以朵颜三卫互开马市的条件。如果说做买卖,这已经是传统了。如何能扣到儿臣的头上。再者,就算官府不支持,治下之民受利润<img src="in/you.jpg">惑,也是争先恐后与鞑子<img src="in/jiao.jpg">易。千里边防无关无墙却如何堵得住?所以儿臣组织了一个官府参股的辽东联号,统一部署管理与鞑子地买卖。这样做既可以增加官府税收,又可以控制与鞑子的贸易;三者,即使动用大力气断绝与鞑子所有买卖,也会<img src="in/bi.jpg">得鞑子兴兵南下。

  其四也是最关键一点,这里有一份这两年我辽东联号与鞑子的<img src="in/jiao.jpg">易货物清单。大家看看,所谓资敌的有六成货物是珠宝首饰、用具、服装、琉璃等非战略物资。粮、茶、盐等已经降到四成以下。儿臣以为,用奢侈品占据鞑子的生活。让他们对这些货物产生依赖,慢慢可以达到弱其志的目的。”说着。将这份货物清单<img src="in/jiao.jpg">给太监转呈朱元璋。

  本来杨靖还想着是不是要出手相助,现在朱植打出这张牌相当有用,通过贸易还能弱其力。那资敌罪名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坐实了。

  朱元璋看过之后,着人给‮员官‬们传阅。朱元璋道:“这个问题就不要再纠<img src="in/chan.jpg">了。辽王所言也有道理,鞑子如果没有活路了,自然就要南下侵扰,如果有正常买卖途径,也可能稳住。资敌的罪就此揭过吧。”此话一出,朱植顿时觉得⾝上一轻,两项罪名已经减了一项。

  ⾼巍出班奏道:“即使这一项说得过去,但结<img src="in/jiao.jpg">外番,私下缔约李朝却是证据确凿。陛下,古人云,封国不逾王,制也。作为一方藩王,如何能在朝廷尚未与李朝沟通之下,私下与外藩缔约,这分明是欺君犯上,僭越无状之举。”此话一出如同重磅炸弹砸在朝堂之上。专制皇朝最机会的就是欺君犯上僭越朝廷,这在政治角斗中完全可以置人于死地。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燕王一<img src="in/dang2.jpg">见到这个自然不需要再说什么;与朱植<img src="in/jiao.jpg">善的大臣更不好说什么,说不好还给对方留着把柄,所以杨靖和练子宁都在着急地盘算对策。

  文臣班中转出一位大臣道:“从古以来,⾼丽都是我华夏地藩属,早在汉光武帝时,已经册封⾼句丽为王;唐⾼祖李渊册封⾼丽国王⾼建武为辽东郡王,册封百济王扶余璋为带方郡王,新罗王真平为乐浪郡王,三国共受唐封。所以从古到今,⾼丽无论谁称王都向华夏称臣。

  李朝代⾼丽,同样向我朝称臣,虽然尚未得到陛下册封,李朝的地位最终只能是藩王。与辽王殿下的封地是平级地,平级之间协商事务怎么能算是僭越?而且从事情本⾝看,辽王并没有做错什么,首先李朝与女真通商,破坏我朝征伐女真的大计,辽王对其算是先礼后兵。

  臣以为辽王之罪不在僭越,只是在于扶植前朝王子路朝。对于李朝最终地位朝廷仍没有定论,辽王殿下扶植他以臣之见也是私心作怪。”

  大家循声望去,正是东宮侍读⻩子澄。他竟然站出来为辽王说话,这在朝堂之上却又是另外一番味道。他这几句话轻描淡写就将僭越犯上化解无形,地确如果说朱植僭越,那就是把李朝摆在与朝廷相等的位置上,这对于⾼⾼在上的大明朝而言,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

  原来不少人都以皇太孙拒绝见朱植地举动判断朱植在太子<img src="in/dang2.jpg">中失势,所以当⻩子澄站出来为朱植说话,那一切又峰回路转。见此风向,太子一<img src="in/dang2.jpg">马上又有几人跳出来为朱植开脫僭越之罪。

  ⾼巍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驳斥⻩子澄一伙的话。此时又是解缙跳出来道:“陛下,⻩大人说得极是,李朝的确与辽王是平级的。但说到底辽王殿下是陛下的臣子,无论在公在私,辽王理政都应该以朝廷为先,私下支持王路朝,等于打着朝廷的幌子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所有人都像殿下那样,那这个‮家国‬还有公事吗?陛下明鉴。”⻩子澄绕开僭越的问题,转而攻击朱植的私心。

  杨荣一直站在文官之中,没有说话。直到此时他才出列道:“陛下,臣杨荣蒙朝廷信任,任命为辽王府长史,对于王路朝一事,臣有话要讲。当时李朝与女真通商,破坏辽王围困女真的策略,还陈兵五万于鸭绿江边与我辽东对峙。

  当时臣考虑到朝廷对于李朝仍没有定论,所以给殿下出了一个主意送王路朝到耽罗,以牵制李朝,这个责任主要在臣,请陛下责罚”朱植知道杨荣是想丢车保帅,而且他等于承认了解缙指控的罪名。

  朱植自然会意,出班道:“⽗皇,儿臣⾝为朝廷派驻辽东的藩王,所有军政事宜都由儿臣顶多,如何能让手下顶罪。儿臣的错儿臣知道,请⽗皇治罪。”

  朱元璋道:“好啦,你们二人不要在这里给朕唱双簧了。杨爱卿你看辽王之罪该如何惩罚”

  杨靖出列苦笑道:“如果按照按大明律法,殿下最多只有失职之过,并不能构成什么大罪。臣不知道如何量罚”

  朱元璋道:“既然如此,辽王罚俸两年,削封地一万亩,留京察看一年;长史杨荣罚俸一年,容你回辽东戴罪立功。辽王,这样罚你,可心悦诚服。”什么封地和俸禄对于朱植来说倒不是很重要,只是要将他调离辽东一年在京城察看,这可是令人无法接受的惩罚。

  但此时此地朱植又如何能够说个不字?朱植、杨荣跪倒在地道:“谢主隆恩,臣甘愿领罪。”

  朱元璋又道:“罪也定了,罚也罚了,对于辽东奉行商业一事以及李朝的地位,趁今⽇一同定下来吧。各位有什么主意都说说。”

  杨靖出列道:“皇上,辽王治下的辽东这些年政绩突出,如果说衡量利弊,也绝对是利大于弊,所以皇上不如继续奉行当初就藩之时给予辽东的特殊政策,看看效果如何,如果合适也可慢慢向其他地方逐步扩散。”

  燕王一伙仿佛已经満⾜了对辽王的惩罚,在这个问题上不再斤斤计较。对于李朝的问题,最终决定册封李成桂为王,国号“朝鲜。”一堂至关重要的朝会终于落下大幕,表面上看朱植成为最大的输家。

  一路上朱植心情沉重,即使回到驿馆仍然一言不发。这个留校察看的惩罚,说轻不轻,说重不重。关键是一年之內不能经略辽东,这是朱元璋死之前的一年,对于辽东来说是多么重要,自己不在怎么行。

  想到苦恼处,朱植重重将茶碗砸在桌子上。杨荣安排好明⽇贺寿送上的贺礼,刚刚进屋,刚好看见朱植的举动。杨荣笑了笑,吩咐下人收拾一下茶杯,见周围无人,杨荣道:“殿下觉得今⽇朝堂之上是输是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09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