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強硬的态度与鲜明的立场,也影响了群臣的心态。本来,参加御前会议的这些人当中,还有几个心里是不太想打仗的,主张用政治手腕来和平收复淮西。可是听了皇帝的这一席话已后,也深切的明白了,朝廷与淮西的根本利益上是对立的。这样,战争就已经无可避免。淮西的存在,如同一个人⾝上长的毒瘤。如不将它清除,势必影响到全⾝甚至是危及生命。
“兵部尚书李晟。你也来给大家算一算帐。这一年里,大唐的军队都⼲了一些什么,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转变。”李世民说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朕,不想打没有把握之仗。”
“是,陛下。”李晟站了出来,说道“从景兴元年到二年,朝廷所掌控的兵马总数是四十万左右。这两年的时间里,总共裁去老弱残兵五万余人。但是,仅今年一年,大唐国全各地新建起龙骧团六十余个,龙骧营更是不计其数。兵部统计了一下人数,有近十五万人。这十五万人,忙时为农,闲时为兵。不仅没有耽误生产,也有效的拱卫了地方州县的全安。今年,总共有一万四千余名老雇佣军役退。兵部从各个龙骧团里,挑选出了三万名精锐,填充进左右神策卫。飞龙骑、左右羽林卫役退的将士共有二千余人,人员的甄选与填充正在进行中。左右金吾卫,都是去年才挑选的青壮精锐人数也不多,今年无人役退。因此,从士兵总数上讲,今年共计扩军一万五千余人。但正如户部尚书王大人所言,兵费的开支却没有增加多少。各州县的龙骧团、营,基本能够自给自足,无须朝廷拨款资助。同时。府库里的甲仗新增加了一十万三副;今年从回鹘买来的战马,比去年多了五千余匹;由于与吐蕃已经盟好通商,朝廷出派的茶商队,也从吐蕃换来战马六千余匹。战马,比去年多了近万匹。骑兵进一步普及,加上训练刻苦将士用命,军队的机动力与战斗力。大大提升。此时若出兵伐淮,胜算大增。”
“这么说来,朕要是不打这一仗,还有点对不起大唐子民这一年地努力了?”李世民戏谑的说了一句,众人都呵呵的笑了起来。
“打。是打定了。吴少诚似乎也做好了准备,随时准备应付朕向他动手。”李世民正了正⾊,说道“但是有一个问题要先解决----这仗,怎么打。派谁去打。马燧。你对河北淮西一带最熟,你也是行军打仗的能手。你先来发表一下意见。”
马燧站了出来,浓眉紧锁思索了片刻。说道:“陛下…以臣之见,这是一场內战,当以攻心为上。无论胜负,受苦受累的终究是百姓和士兵。吴少诚所占据的蔡州等地,也一直是大唐最重要的盐井所在。天下之盐,九成出自淮西。朝廷不能因为战争,而使淮西地百姓过多罹难,使大唐的盐井蒙受毁灭性的打击。。微臣认为。打淮西,当出奇不意以奇兵胜之。如果正面交攻以正兵攻之,双方的损失都会十分大巨;到时候,承受这个损失的,还是我们大唐自己。”
“攻心为上、奇兵。这个思路。与朕地想法不谋而合。”李世民说道“不过。兵无常势水无常情。思路虽然清晰,可是执行起来却不见得十分的容易。吴少诚也不是泛泛之辈。当年他在李希烈手下为将,曾与李晟、伊慎大战于汴州城下。若不是因为曲环出奇兵袭取李希烈⾝后、淮西军自己內部也失和,胜负还一时难分。淮西军从李希烈时代起,就以精锐和骁通著称。以至于当年,李晟亲率的神策军与剑川军与之对抗的时候,也没有占到绝对上风。因此,淮西的军队还是不容小觑地。李晟,你是与吴少诚交过手的。你来说说你的看法与意见。”
李晟答道:“陛下,淮西军地主体,是李希烈当年的部属。从建中二年起,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李惟岳、魏博节度使田悦勾结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起兵谋反。李希烈就从那时候开始带兵平叛,东征西讨大小数十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淮西军经过那几年的磨练,着实具备了相当強大的战斗力。可惜后来李希烈也反了,淮西军也成了朝廷王师的一支劲敌。吴少诚当初就在李希烈麾下指挥最精锐的队部,他本⾝自己也是从军多年极善用兵。汴州伊慎、许州曲环,也都是一时之名将。可是在与淮西军的周旋对抗中,并没有讨到太便大宜。微臣当年奉命出征抵挡李希烈,也在汴州亲眼见识到了淮西军的战斗力。说句实话,长年征战、人不卸甲马不卸鞍地淮西军,的确是具备与朝廷王师正面对抗的实力!”
“如果朕派飞龙骑前去助阵呢?假如,三万神策卫加上一万飞龙骑,对抗四万淮西军,胜负如何?”李世民剑眉微挑,凝视着李晟。
李晟迎上皇帝的目光,面不改⾊的正⾊说道:“六成胜算。”
“朕明白了。”李世民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当然了,战争,从来都不只是凭着血气之勇正面拼杀。朕只是想了解一下淮西军的战斗力,也好制定相应地应对方略。现在看来,淮西军可不是脓包,也难怪李希烈和吴少诚,都敢这么嚣张的跟朝廷对立,原来是手中有这样一支王牌铁军。马燧讲,要攻心为上、用奇兵来对付淮西。看来这个想法,还是很对路子的。正面和淮西军拼个你死我活,是下下之策。战略如此,具体执行战术时,却要临场发挥了。有谁,能担任这一次出征淮西的主帅呢?”
皇帝说完这句,房间里的气氛斗然变得凝重起来。
谁要是担任了这一次征淮西的主帅,无疑就是为大唐去办一件富有历史意义的重任。若能成功,受到无上殊荣与嘉奖自然是不必说,今后还要被载入史册,万载留芳。为臣为将一生,这些都是梦寐以求的东西。同样的,这一次征西的责任与庒力。也是异常大巨地。全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都将眼睁睁的盯着这一场仗。不管是战争的过程和结果,都必须做到完美无暇才能服众。稍有差池,都要留下污点。如果失败…那还用说,从此也不必在大唐立足,这一生的仕途也算是走到头了。
房间里足足安静了好些时间。
李晟环视了众人一眼,长昅一口气站出来。拱手重重一拜,说道:“陛下,微臣愿往!”
几乎是同时,马燧也站了出来:“微臣愿往!”
这两个老将会站出来,李世民倒是一点也不意外。他微笑的摆了摆手:“不。你们不能去。你们分领左右神策卫,朕要你们坐镇朝廷指挥若定,指引前方的战事,打理天下军事。你们所做地事情,比亲自征战厮杀更为重要。这个时候。你们还不能离朝出征。兵制改⾰进行到了最重要的时候,朕的⾝边时刻离不开你们。派你们去出征,是因小失大。”
两员老将各自愕然呆立了片刻。只得退下。
李世民自己开口说道:“浑也不用举荐了。他坐领河西,整个大唐的西线都要由他支撑起来。他暂时也不能离开。”
众人纳闷了:四大元帅,李怀光不在了,现在李晟马燧不能离朝,浑也不能挪窝,还能用谁?
大家一起将惊愕的眼神投向了李:皇帝不会要让这个十七八岁地娃娃帅出征吧?
“李晟、马燧,你们二人麾下有那么多的战将,就不能举荐一两个出来挂帅吗?”李世民面带微笑。开始将这两个老帅的军了。
二人面带苦笑的站了出来,马燧说道:“陛下…微臣昔曰的手下战将,如今都⾝负重责。李光进、李光颜兄弟俩,坐领河北责任重大;段佐驻兵洛阳。其他一些人,又都不堪用。”李晟也表示了同样地无奈。
李世民却是呵呵的笑了:“李晟。你只对朕说那些部将,却为何不提你的儿子和那几个徒弟?李、房慈、徐战。都已成年。家国正当用人之际,你为何隐而不报?”
李晟浑⾝一颤,惊讶地说道:“陛下,犬子正当年幼,恐难挡大任!房慈与徐战,年岁比犬子还要小,这…”“自古英雄出少年。你李晟当年不也是十八岁从军,一战阵斩吐蕃大将,从此一战成名吗?”李世民微笑说道“依朕看来,现在的李,可不输给当年的你。你对自己的儿子,就这么没有信心吗?”
“这!…”李晟回头看了一眼站在末尾的李,急忙说道“陛下,家国事大,微臣不敢托大!犬子的武艺兵法固然已经有了一些火候,但是这一次的战事,是以攻心、治政为主。微臣担心,他在这方面是十分的生疏,唯恐误了陛下地家国大计!”
“说得不错。”李世民依旧微笑,点了点头“李,你自己站出来。”
李倒也不慌不乱,起⾝出来拜倒在前。
“朕,要让你担任征西先锋。你可有这个胆量和能耐?”李世民问得十分的直接。
李轻轻的咬了一下牙,大声回道:“有!”
“很好。你退下吧。”李世民说完,冲着李晟笑了一笑。李晟心里直打鼓,免不得一阵心惊⾁跳。
“既然你们都举荐不出适当的挂帅之人,那就由朕要钦点。”李世民说完,眼神炯炯的看了在座诸位一眼,然后将眼神定格在了武元衡地⾝上“武元衡。”
武元衡的眉头一动,站了出来:“微臣在。”
“朕,钦封你为淮西招讨使,率军出征讨伐淮西安抚百姓。”李世民平静地看着武元衡说道“你敢接旨么?”
武元衡愕然的一惊,抬头看了皇帝一眼,眼神中満是不解和惶然。
其他的所有人,都惊讶的看着皇帝和武元衡。不知道他们,都在心里想着什么。
“敢,不是不敢?”李世民依旧声音平静的追问。
武元衡沉默。房间里的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而又怪异起来。包括武元衡自已在內,谁也没有想到皇帝会指派武元衡这个文官来挂帅出征。众人的眼神,如同有了实质一样投到武元衡的⾝上。
武元衡微低下头来,眼睛里闪溢着异常的光芒。又过了片刻,他拱手一拜,淡定的回了一个字:“敢。”
所有人,居然都同时轻吁了气。
“如此甚好。”唯有皇帝,仍然是那副轻松而又智珠在握的样子,徐徐说道“朕,让左羽林卫大将军李担任你的征西先锋。调回⾼固,率领一万飞龙骑作为你的中军护卫。另外,再把小将房慈、徐战拨给你当帐前吏。马燧,你在驻守长安的右神策卫中,挑选四万大军交给武元衡。一共五万大军,即曰开始筹备,随时准备出征,讨伐淮西叛臣吴少诚!此去淮西,交战伐兵在于其次,最重要的是攻心服众,保护和安抚百姓。朕希望你这个儒帅,能尽职尽责不辱使命。”
武元衡紧一咬牙,拜倒下来正⾊行礼:“微臣武元衡,领旨!”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62" border="0" align="center" class="viewxia">
<tr>
<td class="viewxia1" align="center">
上一章 <a href="http://www.uyaxs.com/uya.asp?id=16990">残唐重生李世民</a> <a href='http://www.uyaxs.com/uyaxs.asp?id=1897086'>下一章</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