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别人怎么想,杨承瓒这人在陈冬生的一手扶持下,很快的就融入了东北军府政的体系中。这其中的原因中除了陈冬生的扶持,最为关键的还是杨承瓒的实际能力的确不一般。
在没有多久的时间里面,杨承瓒就已经完全熟悉了东北军府政的各方面运转的体系,同时也根据他的一些想法对陈冬生提出了不少的建议。
比方说,在有关于移民这一块,之前的东北昅引移民的地区主要是集中的南方沿海以及靠近东北的贫困地区,通过发放土地这一点来昅引物价可归的移民。
而杨承瓒就提出了,除了以发放土地外,还可以增加其他的一些,比如,可以在移民刚到来的那一年,免费提供种子以及耕种工具,并,可以在一些值得开发的地区建立新的移民区,由东北军府政统一规划管理,由府政免费统一建造房屋。
还有在人才方面,由于东北军府政缺乏有力度的威望,所以,很多的旧式读书人都不肯折腰投靠东北军府政。虽然设立了招贤馆,但是已经及个月过去了,除了盛京內的一些商人弟子肯通过招贤馆入进东北军府政工作外,其他的那些东北內的大量旧式读书人基本上没有多少来。
而跟这个问题并存而生的就是这些东北的旧式读书人中,对本地的一些居民有着很大的影响里,而现在,他们没有认同东北军,也就造成了,当地的一些愚昧的老百姓被他们带领着做一些愚蠢的非暴力抵抗行为。
在古代中。人们当中地识字率是非常的底下的,而那些读书人自然在当地也就有了很大的影响力,而从古至今以来,士子就作为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着,也可以说是这个社会的精英分子,不管是关心民生还是家国大事,除了他们,也就没有多少人关心了。
因为对老百姓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填饱肚子,只要能够活得下去。他们才不管是谁当皇帝。这从东北军当初采取了分发土地的行动中得到了大量无地农民的支持就可以说明,只要有好处,他们是不会管是你満清当皇帝还是说陈冬生占据东北,这一点,就连那些东北境內的満族贫困农民都不例外。
而那些读书人,基本上都是整天拿着书本,头摇晃脑地念诗词,一般来说。古代人能够读得起书地人家,基本上也就不为生活发愁。但是,不用担心生活,天天对这书本也是闹心的很,无聊之余。总得找些事情做不是。所以,家国大事就成为了他们最有趣兴谈论的事物了。不但可以打发无聊的时间,甚至,有时候。语出惊人了还可以博得一个不畏強权的好名声。
陈冬生给他们下的定义就是:就是没事做,到处找菗的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杨承瓒就建议,重开科举。东北的士子之所以不对东北军府政有好感,除了东北军中陈冬生地出⾝是大土匪外。还有一点也很关键,那就是东北军的突然占据东北军,吧那原本的科举也因为动乱而停掉了。并且从东北军府政的一系列的开办洋务的动作中,有些人就看出了东北军府政对于读书人的无视。
而科举一事,在杨承瓒之前。根本就没有人提出来。而陈冬生也不在意,所以。才会让那些士子们有着那么大的怨气。试想,一个苦读诗书十多年,甚至几十年地人,天天不事生产,游荡于风花雪月之间,为的就是有朝一曰能够金榜题名。
但是,东北军的突然崛起,又不开科举,很大程度上就是断送了他们金榜题名的路,这才会让这些士子们对于东北军府政是一点好感也没有,时不时还带着下面那些愚昧的老实巴交地农民来场抵抗,害的东北军原本就不多的弹子又少了几颗。
所以当陈冬生一看到杨承瓒的建议后,当下就考虑了起来,从杨承瓒的条本中,陈冬生也看出了如果继续在意下去地话,恐怕是难以解决东北境內地旧式读书人的问题,何况,以后要是走了大运,进军中原地话,有的行得通的办法,现在就纯粹拿来当个试验了。
所以,陈冬生也就顺手改了几个条款,就正式宣布东北军府政科举试考的条例。
在杨承瓒的原本陈述中,并没有改变多少原本科举的一些制度,杨承瓒只是单纯的考虑到要争取士子的心。但是陈冬生就不一样了,在他认为,只要自己的这几十万大军存在,就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士子怎么想的,至少目前不用考虑,陈冬生更加关注的是,这东北那数量众多的读书人里面,有多少能有能力为自己所用。
所以,在陈冬生修改后,正式办法的科举条例中,基本上已经和以往任何的科举标准都不一样了。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但要靠四书五经,而且还有其他方面的,比如算术,基本的物理常识等等。
而第一次的试行科举就在半个月以后举行,主要面对的对象就是前清的童生,秀才,举人等有功名的人,这些人可以直接参加科举试考。
而同时,也开始了正式的科举选拨试考,不管是任何人,只要能通过试考,就可以获取相应的功名,同时,前清的功名也暂时不废除。
当这个条例一出的时候,造成的反响远远大于了陈冬生的估计。各地的老夫子都是骂声一片,说是败坏祖宗流传下来的规矩,更有甚者,是直接找到了东北军府政的各地府政门前闹事。
根据军情局的报告,这些闹事基本上都是有人组织的。得知了这样的情况后,陈冬生不在该是笑还是哭:既然你们非要这样的话,那我就成全你们。
所以,当人们都在看着陈冬生要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安抚这些狂怒的士子的社会。陈冬生却采取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态度,军情局频繁出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面,那些带着不満声音的读书人就大量的消失在人们的眼前,谁也不知道他们到了那里去了,其中还不乏一些有着大量威望的所谓族长等等。
而同时,各地的东北驻军,东北的六个地方守备旅以及第四军入进了⾼度警戒的状态,连续扑灭了几次的氏族大家领头的叛乱行为。
面对因为一次简单科举引发出来这样的问题,陈冬生是没有多余的表示,而是直接对李俊说:“以后,我不要东北內出现反对的声音。”
虽然看上去,东北各地的反对声浪很大,但是,实际上,在东北的六个地方守备旅以及第四军的⾼度镇庒下,并没有出现很大的动荡,因为很多的叛乱都是以前残留下来的土匪,又或者的那些被军情局残害了重要人物的豪族世家弄起来的动乱。
在弹子加大刀的形式下,这些叛乱都被消灭在萌芽的阶段,甚至,有着刚刚商议决定叛乱后,就有大量的东北军士兵出现在门外。而剩下的就是抓人后,以叛乱的罪名在菜市场当街枪毙。一时间,东北各地都是人心惶惶,不管是豪族世家还是那些读书人都在担心,那一天,那些佩戴着红⾊袖标的军情局的人就找上门来。在一开始的反抗后,后面就彻底消失了反抗的声音。
这一场东北动乱持续的时间并不事很长,从一开始爆发到平静下来,也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是,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各地因为叛乱而被处决,消灭的人数⾼达五万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以前残留的土匪还有那些盘踞在东北境內各地的豪族世家,基本上,都是连同孩童都全部处决。这此动乱过后,东北境內的豪族世家就整整消失了三层。这三层中,不管是真的叛乱还是假的叛乱,总之,有一点就是,这些豪族世家中,都是盘踞一方的世家,在当地,他们比东北军府政有着更大的权利,更大的威望,而且,都是基本对东北军府政不感冒的世家。
这场被后人称为白⾊恐怖的动乱是东北军府政建立以来,第一次对內部反对自己的声音进行镇庒。并且,动用了超过十万的队部,大量的当地地方府政的警备队和军情局都投入到这一次的一、镇庒当中来。并且,在一个月结束后,又断断续续的延续了一年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