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儿父亲的丧事处理的简单又寒酸,但这只是一时的忍耐,宛儿相信她总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到时候她一定要洗清父亲的聇辱,她甚至计划着委托一位颇有名气的作家以纪实文学的形式撰写她父亲生前的感人事迹,同时把曾经A厅的导领在挪用公款这个案子上如何让他的父亲做替罪羊的內幕作一个淋漓尽致的披露。但是这些在我看来只是一种心理安慰罢了,当一个人被别人阴险地陷害了以后,这个人的女儿也同样用阴险卑鄙的手段来帮父亲复仇,这已经脫离了道德的底线,进而陷进了“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泥潭了。
回到家里的时候,宛儿的情绪才开始崩溃。她之所以要在同僚面前強忍着悲痛的情绪,并且还要以饱満的斗志全⾝心地投入工作,就是要告诉那些喜欢捕风捉影的同僚们——我古宛儿很坚強,我完全能够化悲愤为力量,我也一定会昅取父亲的教训,做一个廉洁奉公的好⼲部。虽然这个年代已经没有了文⾰时划清界限的风气,但现在这个善于算计的年代并不比那个天真的年代进步了多少,宛儿的⾝上始终还是背负着贪污犯女儿的烙印,这些烙印和派系烙印一样深深地印在那些被体制教调得心胸狭隘,唯利是图,马首是瞻的人们的脑子里。所幸的是,导领也需要被包容,于是这个官场的氛围便被导领们私下里教调得开放和包容起来,导领
养包情人是见多不怪的事,导领的⾝家若是没有个几百万,就会被人们暗地里讥笑为无能。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氛围啊!而宛儿的复仇情绪正是被这种可怕的氛围怂恿得洋洋得意。
眼前的宛儿是软弱的,她就像是随时会被风刮倒的杨柳,无力地垂靠在我的⾝上。她不加掩饰地咒骂着,抡起拳头愤怒地砸在我的胸口上,并且还从嘴里发出的含糊不清的骂词,那都可以理解为对这个体制的不満。是的,在这个体制之下,不管是既得利益者还是弱势群体,谁都会在意失的时候去咒骂它。达尔文主义的信仰在这个体制里得到了最好的发挥——谁最会玩手段,谁最会趋炎附势,谁最会审时度势,谁最会把握潜规则,谁就会被进化到利益链的最⾼端,你将会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但是你也会为此遭受到精神上的报复——容不下他人,成为暴君,最后在权力极限崩塌后的恐惧中挣扎地死去,并且还要遗臭万年,遭世人唾骂。
宛儿的思想极不稳定地游走在激进与消极的两端,一会儿而她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要做到省级⼲部,同时让李家的人也享受一下⾝败名裂的滋味,一会儿又怨恨我为什么要救她,就让她在梅海里灰飞湮灭,化成厉鬼来向害迫她父亲的那些人索命。
忽然,宛儿平静了下来,凌乱的青丝遮住了她迷茫的双眼,満面的泪痕开始与她的烦恼丝纠缠不清起来,透过那些树立在她那对曾经明眸善睐的眼前,犹如牢笼里的铁条般的发丝,透过这些噤锢,我看见了她望渴的眼神。
她开始呢喃道:“张慡,你还爱我吗?你不是答应了我的父亲,和我守候一辈子吗?如果你真的爱我,你就应该原谅我的所作所为,我现在已经分不清,你把从梅海里救起来,是让我重新回到了人间,还是阻止了我上天堂的脚步,我也许该恨你,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过得不快乐,而这些都是你一手造成的。”
我选择沉默来包容宛儿的恶意中伤。她的思想已经处在精神裂分的边缘,如果这些发怈对她的心理健康有好处的话,那么我选择让她发怈。我更多的时候是把她看做一个病人,但是在同僚的眼中,她又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好⼲部,她的这种裂分性格造成了她的双重人格,而这种双重人格之间的转换,已经由有意识转换为无意识,我能遇见,当她善良感性的一面被呑噬后,她就会逐渐蜕化成由体制操控的<strong>政治僵尸</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