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男频 女频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十节:发展(一)金沙和盐

作者:混天吃饭 字数:3644 更新:2024-09-05 12:12:52

  然青州內部也是矛盾重重,但是这种矛盾并没有影响展,永嘉二年(公元308)在济水北岸开垦荒地的垦荒团第一茬农作物大⿇获得了大丰收。

  虽然粮食在这个年代是紧缺物资,但是生地(指刚刚开荒第一次人工种植的土地)种粮产粮并不是很⾼,外加上风力水泵的生产严重滞后,所以济水北岸新开垦的土地上,第一茬农作物大部分人并没有选择种粮食,而是听从锦绣书院那些专门研究农作物的‮生学‬的劝告,种上了对土地要求不是那么严格的大⿇。

  大⿇全⾝都是宝,他的纤维能制作优质的布匹,他的种子还能庒榨工业上极其需要的大⿇油。大⿇的丰收,不但为锦绣山庄提供了大量的用来制作油漆,油墨的原料,也同时为锦绣山庄提供了大量的大⿇纤维,并大大刺激了纺织业的⾼速发展,

  在此之前,虽然锦绣山庄的纺织机械非常的先进,但是限于锦绣山庄控制区內主要是粮食产地,大⿇的产量一直有限,价格也一直偏⾼,就是收购的羊⽑数量也并不⾼,王小小说是开办了一个纺织厂,不如说是开办了一个女校更为妥当,锦绣山庄一直都没有成规模的大量生产过纺织品,王小小的纺织厂生产的主要产品也只是近卫军的军装,携行具以及其他一些‮府政‬采购的物品,不是纺织厂不生产民用产品,只是限于大⿇收购价格的限制。王小小地纺织厂生产的成品在山庄只有少部分人才能享用的起。大部分山庄人还是按照以前的传统自纺自织自用,山庄內部的纺织品市场一直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

  这样的产品需求和生产规模根本无法适应王小小她那纺织厂里面那些水利纺织机械的生产量的要求,基本上她们这些女孩子全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上学,只有少部分时间在生产而已。

  这次济水北岸大⿇地丰收,使以前一直走⾼的大⿇价格一下子滑到了极低,从11月份开始,王小小的纺织厂里面就已经开始曰~工,锦绣山庄地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的价格低廉的白坯布。

  由于原材料的价格低廉,大机械生产地产品质量稳定性好。王小小纺织厂里面生产出来的步甚至还要比农民自己家里面自己织的布还要便宜,还要结识,还要均匀细密。这种白坯布一上市,立即受到了山庄居民的热烈欢迎。

  白坯布地生产还同时带动了相关下游产业的发展。一连串的印染作坊开始在锦绣山庄內部开业,专门对纺织厂生产地白坯布进行再次加工使其升值。

  而那些在济水北岸垦荒地垦荒团也因此赚取了他们手中地第一桶金。由于大⿇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种植简单,生长迅速。适应性強,抗病虫灾害的能力也強,种植大⿇地人只需要很少的投入劳动力,就可以得到很大的产出。也就是说,同样的劳动力投入可以比种粮食种更多的土地,虽然每亩的收益没有粮食⾼。但总体效益并不比种粮食差。

  这对于还是一片荒芜。地多人少。土地相对比较贫瘠的济水北岸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福音。在这些因为种植大⿇而发家的第一批垦荒团的刺激下,又有更多的人开始向济水北岸进军,对土地进行开发,甚至连寒冷的冬天也无法阻挡他们开垦土地的热情。济水北岸上空,这年的冬天一直被各种烧荒所形成的烟雾笼罩着,以至于处于深山的锦绣山庄也受到了影响。

  和济水北岸的那些‮狂疯‬开垦荒地的垦荒团不同,已经开工两年的工业城依然在那里不慌不忙按部就班的建设着,慢工出细活,不管是那多丈⾼绵延100里地⾼大雄伟的引水渠,还是已经开始封顶的那九座瓮城,还是已经出地面,现在正在安装大型鼓风设备和进风加热的那座焦炭⾼炉,以及⾼炉旁边那座‮大巨‬的带有几个出钢口的搅练炉,都在那些整天拿着尺子,三角板,水平仪进行不断测量的年轻人的监督下,正在稳步进行。

  从永嘉初年一直延续到永嘉三年(公元309年)连续两年的缺雨,虽然对大晋帝国其他地方的粮食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但是在青州,在各地的风力水泵的帮助下,青州的粮食产量不但没有出现一点的下滑,反而在持续的增产,稳定持续的粮食产量为青州持续接收难民,提供了充足的保证。

  同时,连续的⼲旱缺雨也帮了锦绣山庄一

  ,使锦绣山庄的济水水利枢纽工程的截流工程和⻩济掘也少了不少的⿇烦,在永嘉二年底,济水终于顺利截流成功,并开始为安装大型的水轮带动的巨型水泵建造引水槽和送水的水上渡槽。同时通过两年努力已经建造好的水闸也开始投入了使用。

  济水的截流成功,不但抬⾼了济水上游的水位,同时也保证了济水水上运输的畅通,要不然,越来越小的济水会很严重的影响到济水的水上运输‮全安‬,在历史记载中,到了永嘉三年夏天的时候,由于⼲旱少雨,济水,⻩河基本上都可以徒步而过,要是哪样的话,别说重型的运输船了,就连小型的通讯船在济水上面行驶都会非常的困难。

  在山外的工业城建设的同时,在原来的锦绣山庄的铁工场的內部也在进行着各种的试验,现在的铁工场不但出产铁和钢,而且还在冶炼提纯着铜,,银,和⻩金,当然他们还在用收集到的铜钱在提纯着金属锡。

  张金亮根本不用去満青州的找金矿和银矿,那些在青州的州志上记载的都有,青州自古出金银,在王敦,芶晞先后退出青州以后,早已经获得了青州全部文献资料的锦绣山庄,很快就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找到了距离⻩县铜矿不远的(文登)银矿,和(招远)金矿,由于连年的战乱,这两个矿区早已经是人去楼空,无人管理,被整个的遗弃了。

  在西晋年间,由于落后的采矿技术和落后的冶金工艺,金和银虽然早就出现,可是价格异常昂贵的他们从来就没有被当作货币,而只是被达官贵人做成饰物佩戴在⾝上。

  而在当时所说斗米万金并不是指的一斗米能值万两⻩金,实际指的只是铜钱。

  ⻩金白银在这个年月不能流通,就是能流通也没有粮食来的实在,虽然这两个矿就在那里放着,可是却根本无人开采,就连留在当地的矿工也没有人愿意耗费那个时间⼲那种无用功,有那个时间还不如上山逮两只兔子实在呢。

  看到这种情况,离开山庄出来散心的张金亮不由得苦笑了一下,这要是在后世那种商品经济异常发达的时候,这个地方早就被人堆満了。

  对于⻩金的冶炼和提纯张金亮并不懂,他在观看了几名当地人用工具费了半天劲才淘出一个比米粒还小的金沙片的时候,马上明白过来,金子根本不用冶炼,直接淘出来的就是原金啊,只用到后期把这些散碎的金沙想办法炼到一起就可以了。

  他所需要办的只是想办法参考这些淘金的人的所采用的方法,制作出能粉碎金矿石,并淘出沙金的机器就可以大大增加金沙的产量了,这个问题对于山寨现在拥有的条件来说,那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就在张金亮他们临走的时候,有个可怜的山里老人从自己所住的地方拿出一个比小孩拳头还小的口袋来:“大人,俺看你是好人,你要是喜欢这些东西,把他都带走,能给俺留点粮食和盐就行。”

  张金亮接过袋子打开一看,一下子查点没有晕过去,那里面竟然是小半袋金沙,看分量差不多有一斤多重,这帮人竟然要用这东西换一点粮食和食盐,这也太---。

  那个老者看着张金亮脸上风云变幻,还以为自己说错了话,慌忙跪倒在地,向张金亮叩头道:“小老儿糊涂,大人见谅,这些东西你只要喜欢,拿走就是,小老儿多嘴了。”他说完伸出手去,‮劲使‬的就扇了自己两个耳刮子。

  张金亮连忙拉住并把跪在地上的老头拉了起来,说道:“可不敢这样,可不敢这样,这可是要折我的寿,你给我这些东西贵重的很,只换点粮食那里能行。”

  那老儿连忙又要跪下,却被张金亮死死拽住,他只好站着说道:“好多年了,官府也不来我们这里收金沙,俺们山里面不出粮食也不出盐,在没有粮食和盐,俺们这里的人恐怕就要死光了。”

  盐你别看他便宜,还渺小不显眼,但是人离开了他就没有办法过。没有盐吃,人就没有力气,就会得病。因此在‮国中‬历史上,盐这种东西在很多时候都实际上起到了硬通货的作用,官府一直采用的都是盐业官营的政策,从而控制‮民人‬,谋取暴利,至今亦是如此。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10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