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应手之死让很多想浑水摸鱼击杀庞斑从而一飞冲天的所谓⾼手顿时清醒了过来,这才想起庞斑的赫赫魔威,这位魔王虽然有厉若海牵制,但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打主意的。
然而还是有一部分人对庞斑出手,准确的来说应当是放箭。这些人并不是什么武林⾼手,而是正宗的百战之师。庞斑一出手便屠掉一军的行为固然让人恐惧,但恐惧之后更多的却是愤怒,尤其是大明的军人,对庞斑更是恨之入骨!鲜血只有用鲜血才能够偿还,迎接厉若海的楞严叶素冬谈应手之流都只是表面的功夫,真正厉害的杀招是隐蔵在背后的铁血队部。这些军人单个人的武力或许并不強大,但当他们联合在一起,却能发挥出和顶尖⾼手一战的战力!
朱元璋从来就不是一个被动挨打的人,就算庞斑再怎么肆无忌惮毫无顾虑,朱元璋也不会真正委曲求全,他要的是反击。请动厉若海出山只是其中的一环,庞斑既然敢杀屠他朱元璋的一军,那么就要做好付出足够代价的准备。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这些军人并不直接参与到厉若海和庞斑的战斗之中,漫天的箭雨对着庞斑洒落,这就是他们的宣战。不光是弓箭,为了对付庞斑甚至出动了攻城用的巨弩,这种弩箭足有一丈长短,耝如儿臂,迅如闪电,给庞斑造成了极大的⼲扰。
如若是平时决战,厉若海自吗然不会允许别人破坏,然而庞斑杀屠一军的做法是厉若海不能容忍的,再怎么说,厉若海也是一个汉人,这些军队就算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也为家国的定安做出了大巨的贡献,这样的人绝对不能成为庞斑所报复的对象,这也是厉若海之所以肯出山的根本原因。否则朱元璋的安危与他厉若海何⼲,朝廷这些年来虽然没有对付琊异门,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也绝对算不上多好。
因此厉若海并没有故意放水,而是配合这些军队对庞斑展开围杀,他全力出手牵制庞斑,让庞斑没有精力击杀他人,军队则全力出手击杀庞斑,就算不能击杀,击伤或者击退对于大明萎靡不振的现状也是一个大巨的鼓舞。
庞斑全然不受周围任何因素的影响,他的脸上没有任何喜怒,只是⾝上的杀意更浓,对厉若海的出手更狠,有的时候甚至不惜以伤换伤。庞斑的武功本来就要比厉若海稍強,这种两败俱伤的打法更是让厉若海疲于应付,只能按照庞斑的意思以伤换伤。
这支百战之师出现之前庞斑率领的塞外联军就和叶素冬的大內侍卫以及楞严的锦衣卫、天道宗的人战在了一起,庞斑率领的人并不多,但每一个都称得上⾼手,楞严和叶素冬分别敌住強望生和尤蚩敌,五行将却不是寻常大內侍卫和锦衣卫可以应付,一时之间大明方面死伤惨重。
当铁血军队出现之时不光攻击庞斑,对塞外的武林⾼手也开始无差别的箭雨攻击,強望生等人虽然武功卓绝,但终究比不上庞斑,远不能如庞斑一般将箭雨逼在⾝前三尺之外,他们不得不分出一些心思去躲避或者招架如同水泼一般的箭雨,这就让叶素冬等人有了机会,开始了最为凌厉的反击。
五行将武功较差,很快就有人死在了箭雨之下,其中水将水柔晶容貌秀美,被大內侍卫生擒活捉,想要作为战俘献给朝中的达官贵人,这可要比杀死她得到的好处更多。
五行将很快全部消失,箭雨开始密集的对准了強望生和尤蚩敌这对难兄难弟,这两人武功绝顶,比叶素冬和楞严都要強上一些,只是有了军队参战,两人对叶素冬和楞严已经没有什么优势。这让两人愈发拼命,很多时候都运用两败俱伤甚至与敌偕亡的招数,显然就算死也要拉上垫背的。
叶素冬和楞严面对大好形势怎么会跟两人拼命,強望生和尤蚩敌双⾝而起,直奔厉若海而去!
叶素冬没想到这两人如此悍勇,这种情况之下仍然不想着自己逃命,而是打着就算死也要给庞斑制造重伤厉若海机会的主意,叶素冬深知厉若海对于目前朝廷的重要意义,怎么敢让厉若海受伤,哪怕只是一点受伤的可能也不行,他运足十二成功力对着強望生和尤蚩敌全力出手,就算⾝死也要拖住两人,不能让两人⼲扰到厉若海。
叶素冬相信只要自己拖住两人,楞严很快就会赶过来,他和楞严两人就算不敌強望生尤蚩敌,但也有足够的信心不让強尤两人参与道厉若海和庞斑的战斗中去。
厉若海和庞斑这一战本来就是朝廷有意促成的极不公平的一场决战,朝廷的意思是只能对庞斑不公平,但绝对不能对厉若海不公平,这一战,要打出大明朝的尊严气度威风,绝不容有失!
叶素冬支撑了几招,楞严果真赶了过来,他手中的惊神刺从強望生背后攻进,強望生侧⾝躲避,⾝子有意无意卖出破绽,叶素冬知道这是击杀此人的大好机会,手中长剑毫不留情的刺向強望生咽喉!
楞严的惊神刺刺空,但并没有收招,惊神刺蓦然速加,以电光石火的刺入了強望生对面叶素冬的咽喉。叶素冬満脸惊疑之⾊,嘴里发出“赫赫”的声响,终于还是⾝子一软,整个人软倒在地,自此再无声息。
楞严似乎对杀掉叶素冬这个昔曰的同僚毫无感觉,对強望生和尤蚩敌使了个眼⾊,三人冒着箭雨直接冲向厉若海和庞斑的场战!
这次来的军队显然不是武昌府常备军那样的预备役,而是真正见过血的铁血之师,虽然不明白楞严为什么忽然变节,但还是做出了最快的反应,长箭如雨般朝着三人飞射过去。
这些长箭尽管密集,但还不足以杀伤楞严等三人,真正的杀招并不是这些箭雨,而是一支撕裂空气飞射而至的弩箭!
弩箭长达一丈,耝如儿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