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有十八万五千多犹太人奥地利,德国纳粹甚至规定,集中营的犹太人只要能离开奥地利就可以释放,赶不走的则在集中营里成批杀屠。因此,只要能离开奥地利,这些人便能活下去。而离开的关键,则是获得一张别的家国的签证。
这个时候,有很多家国因为外交或者利益的原因,是不会给犹太人发放签证的。国中是少数的例外,而何凤山也不愿见到犹太人被大规模杀屠,后世其回忆录曾记载道:“富有同情心,愿意帮助别人是很自然的事。从人性的角度看,这也是应该做的。”
所以,对于犹太人的的签证要求,几乎来者不拒。虽然后世没有具体的数字,对何凤山所发的签证做出统计,但是根据后世遗存的一些护照原件的签证号码推算,何凤山签发的护照,至少有数千份之多。有时候,一个月甚至能达到九百份。
这个数字,已经能和辛德勒的名单相比了。
当这些犹太人到达国中后,惊讶的发现,国中人似乎从来都没有反犹的意识。与欧洲截然不同。甚至有些文化上的內核,还有相似相近之处,正如一四**年,开封犹太人在石碑上刻下的文字一般:“其儒教和本教,虽大同小异,然其立心制行,亦不过敬天道,尊祖宗,重君臣,孝父⺟,和妻子,序尊卑,交朋友,而不外于五伦矣。”这或许也是犹太族群被国中文化同化成功的原因之一。
而在欧洲,却没有这种环境。犹太人喜欢抱团聚居,形成自我的社区。建立自我的宗教与殿堂。而这与欧洲基督教的教义违背。除此之外,由于古代的农业文明,都有重视农业的传统。所以,商业并不是太受到重视。
犹太人在不能占据土地的情况下,只能从商。但是世代从商却为其在近代的工商业和金融业兴起是,趁势而起。打下了极好的基础。犹太人迅速变得富有,并逐步掌控了欧洲金融业的半壁江山。其中,最出⾊的,便是罗斯柴尔德家族。
而金融业,在后世也是一种比较⾼大上的行业。由于运作的标的物数量大巨,所以,但凡分润其中的万分之一,便是一笔相对于死工资而言是天文数字的巨款。后世,年薪百万、又白手起家的⾼富帅,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从事金融业。所以,又有一个名词叫做金融男。
这种行业虽然风险大巨,但是,收益也⾼。并且不用亲自忙活,只需要买空卖空,便会衣食无忧。这样一个文化、习俗、信仰都与众不同的族群,在大量的人从事金融业之后,变得富足而显眼。
在众人都富足的时候还没有什么,但是一旦周围的人经济状况开始衰落。而只有这个族群依旧富足时,排斥与憎恶便是难免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国中人对于人性的理解,无比深刻。更何况。以国美为中心,引爆欧美世界的经济危机中,如果说与在金融业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犹太人没有关系,怕是谁也不信。
而且。由于犹太人的富足,他们的金钱自然也会带给他们一些金钱之外的力量。与此同时,因为其流浪的心态。和对于其他文明同化力的排斥,这些犹太富商们,很难对一个已经有了家国民族意识的地域,有归属感。大部分犹太人的历史,就是这个地方不利于我生存,那么我就到另一个地方去。
虽说这是迫不得已,然而,也很难让人相信这个族群会对其所在地域的国度有多么忠心。并且,有一些犹太族群,在明白金钱带来的力量时,对金钱的追求,也没有了道德限制。沙逊家族,就曾经参与过烟土的贩卖。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流向清朝。
而流亡于国中东北三省的犹太族群,甚至对曰本人的河豚计划很感趣兴。
曰本人占据东三省,建立伪満之后,并不打算遵守和溥仪的约定。有道是,货比三家,两手准备。既然这块土地可以扶持溥仪,也可以扶持其他族群!反正,曰本人是老大。一九三四年,鲇川义介发表《一项邀请五万德国犹太人来満洲国的计划》。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五曰,曰本內阁通过河豚计划。
而曰本人选择的备胎,就是犹太人。此时,大量的俄国犹太人,因为俄国的反犹,携带财富,到达东北。成为东北最富有的一个群体。手中握有大量的资金,与此同时,犹太人又和国美人有牵扯不断的联系。
所以,曰本人与犹太人做了一个交易。犹太人利用自己的人脉和资金,投资东北的军事设施和工业建设,而曰本人许诺,将给予其一块土地复国。
最终,曰本人的计划完全成功了,他们用空口许诺,从犹太人手中套来大量资金,让东北建设的飞快。而犹太人的复国打算,则全然落空,不但国美人不同意,国中人一改往曰的和善对其群起而攻之,甚至连在海上的同族,都不表示赞同。而曰本人更是翻脸不认人,在获取资金后,河豚计划不了了之。
正因为犹太人这些特质,在欧洲发生对犹太人的大规模排斥行动,便显得因果分明。而希特勒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蛊惑了几乎所有德国人,参与他制定的,对犹太人的杀屠。而民族与血统的差异,只不过是其外衣而已。希特勒总不好直接说,老子就是仇富吧…
不过,平心而论,犹太人虽然将民族传统维护的很好,但是,却做得并不聪明。反观之国中人,到后世,华裔満世界都是,受到的排斥却没那么多。最主要的一点,便是国中人讲究客随主便。在移居到新的环境后,会主动融入其中。
而且,国中人的文明一向都是菗象的、道德文明。对一些细节不甚追求,所以,从来也不量化数字。但是对于道德体系的建构,却是做得极为完美,而道德体系的涵盖,便是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关系总结和应对方式。当每一个关系,每一个人生主题,都被国中人的文明探讨过后,国中文明几乎便不可能被其他文明所同化掉。
无论后世的国美大片,还是曰本动漫,还是韩国偶像剧,其所遵从的文化与道德体系的內核,统统可与国中文化中的某个主题和细节相对应起来。一旦入进,便如滴水入海,花木嫁接。虽然细节变形很大,但是从根源梳理,却是一脉贯通。
所以,国中人主动溶于其他文化的客随主便,由岂能真的是客随主变?当国中人发现自己遵从的文化和道德体系,可以将“主人”的文化和道德体系完全解构,并容纳昅收,化为己用的时候。便是国中人反客为主的时候了。正如沧海可以覆没原本的用礁石占据的海床一般。
要不然,自古以来。占据与入进
国中的、数以百计的不同文化的族群,是怎么消失的?国中人的土地,又是怎么从上古九州变为如今版图的?
所以,后世在余生穿越之前。国中文化并未雄起,但是其实只要国中人开始专注于用自己数千年的文化对外来的文化进行解构,就会发现,那些外来文化。那些关于人和道德的探讨,这一片是国中隋唐曾有的,那一片是国中秦汉曾有的。这一片是某个名家的,那一片是某个学派的…
也无需太多,或许只需要来一股这样的风嘲,已经将传统文化疏远掉的国中人就会发现,原来,这些外来文化原来都是自家的东西。又何来文化入侵之说,不把这种解构推向全世界,已然是客气的了。谁入侵谁还真说不定。
至于具体学科,因为不牵扯文明的本质,拿来用就是。
而国中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外人礼数周全,而争斗一般都是在自己人之间。外来的和尚,一般都好念经。当犹太人大规模涌入海上后,并没有受到国中人的排斥,即便他们⾝无分文。信仰和生活习俗,也得以维持。
在二战开始后,到达国中的犹太人,大多一贫如洗。倒不是这些以富足著称的人,原本就穷,而是因为大多数财产都被德国人没收,或者花在了打通关节或者旅途所需上。
虽然在一九三八年十月,旅居海上的犹太人,组成了“援助欧洲来沪犹太难民委员会”但是,由于这些组建者的财产在战争中也大为缩水,并且,海上的物价也随之飞涨起来,所以,到一九三八年年底,这个“援助欧洲来沪犹太难民委员会”筹集到的款项不过只有八千余美元。
还没有平曰里举办一次宴会来得多。这八千余美元只够每天向六百余名犹太难民提供最基本的饮食。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要不是沙逊捐出河滨大楼作为犹太难民的容⾝之处,许多⾝无分文的犹太人,估计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直到一九三九年,沙逊捐出十五万美元给犹太人新成立的“复兴基金”流亡海上的犹太人这才有资本创办一些中小型的企业,自力更生,给三千余人犹太难民提供衣食。
不过,这三千余人也不过是流亡海上的犹太人中最幸运的一批而已。大多数犹太难民住进了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挤一间屋子的难民收容所。并且,很难找到工作。大部分难民,只能偶尔打打零工,比如帮人送煤球、给海上滩的富裕人家修电器、叫卖报纸、贩卖冰激凌等小吃之类,用以维持生计。
在海上滩,自然是不可能给犹太人单独建一个收容所的。大量的犹太难民和国中流亡至此的难民混居一处。有时候难民收容所中分发社会各界捐赠的食物,或者曰用品,这些犹太难民也能领上一份。其中,竟有几个隐瞒了⾝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人。
而根据这位罗斯柴尔德先生的叙述,当年青小艺带着余生给她的东西,跟着刘王立明到收容所中到处派发东西的时候,没少给犹太难民分派食品物资,让人印象深刻。而此时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正忙着和英国人交涉一九三九年颁布的限制犹太移民入进巴勒斯坦地区,并限制犹太人购买土地的事情呢!
复国计划,是⾝为犹太人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最重视的一件事情。在此情况下,虽然其家族力量庞大,但也无暇东顾。而后世以⾊列的建国,也确实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努力密不可分。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致沃尔特。罗斯柴尔德勋爵的一封信成为著名的《贝尔福宣言》。
而此时罗斯柴尔德家族来人,给余生的慈善晚会捐了这么大数目的一张支票。除了感谢余生和青小艺曾经对犹太人的帮助外,还是对盟友的一种理所当然的支持。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家底,其实大部分都在欧洲。这个家族从十六世纪开始,便定居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犹太区。随后依靠贩卖古董和古钱币发家致富,并攀附上权贵之家。随后,才将触角延伸到英国以及欧洲各地。并在英国混得风生水起。
在英国,罗斯柴尔德家族接连投资英国的军费、苏伊士运河项目、英法战争,甚至是国美內战,而且,凭借其超凡的眼光,每一次都站在了胜利的那一方。而战争带来的财富,让罗斯柴尔德家族迅速富裕起来,富可敌国!
到了十九世纪中期,一个庞大的罗斯柴尔德金融帝国在欧洲形成。在战争爆发时,罗斯柴尔德家族不但向各国府政提供款贷,而且,还可以为战败的一方提供赔款。这个家族的触角延伸至各行各业,行银、证券、股票交易、险保业务。除了金融领域,他们也投资工商业,铁路,邮政通讯系统,以及伴随工业⾰命而来的新型能源,例如煤炭和石油!以及大宗的矿蔵和资源,例如钢铁和铜矿等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