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贤王赵祥有心袒护李纲,亦徒呼奈何,只能头摇叹息而去…我收回心思,赵佶对我和伯爵的到来毫无所觉,仍然双眼无神地看着两队人马来回冲驰,抢着唯一的马球…
“嘿嘿…”看到其中一名侍卫将马球击飞老远,赵佶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丝的神彩,傻傻地笑道“朕精心培植的人马如何?不比原来那两班人马差吧?呵呵…”我心有怜悯地摇了头摇,暗叹赵佶已然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想来离⾝死之⽇也不远了,现在一月之期还没过尚且如此,但等一月之期満,只怕立时便要⾝亡了…可怜一国之君,竟因为一个女人而落得如此下场,当真可悲可怜。
站在赵佶⾝后的薛涛淡淡地掠了我一眼,脆声道:“陛下精心培植的人马自然是非同一般,较之原来的两班人马要优胜多了,苏姐姐你看,双方的比分都已经是二十比八了,两帮老人连番上阵。
也不是陛下训练的人马对手,嘻嘻…”我心中一动,隐隐间似是抓住了什么东西,可一时间却似乎什么也没有想起来,正想得出神时,伯爵已经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臣京畿提点刑狱应伯爵有事启奏。”
赵佶的眼神呆滞了一下,有些僵硬地回头看了看我跟伯爵,然后在苏小小和薛涛的扶持下站了起来。
脸上的神⾊已经逐渐冷了下来,沉声道:“是不是杀死兰贵妃的凶手已经查出来了?”赵佶的脸⾊开始变得有些晕红,便是瘦弱的⾝躯亦开始微微地颤抖起来。
“启奏陛下。”伯爵恭敬地躬⾝一礼,回道“正是如此,经过臣碱昼夜不眠不休地侦察,已经揪出<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yin.jpg">谋杀害兰贵妃的真凶…”“是谁!?”赵佶霎时目透厉⾊,浑⾝透出冰冷的杀意,冷冷地瞪着伯爵。
“枢密院副都指挥使李纲李大人!”“李纲!?”赵佶微微一怔,旋即目透杀机,伸手厉声道“杀!传旨,杀了李纲…”
“陛下不可!”八贤王赵祥的⾝影忽然从一边闪了出来,托地跪倒尘埃道“断断使不得啊…李纲亦是一心替陛下着想,忠心可谅啊…臣弟恳请陛下看在李老将军战功赫赫的分上,饶其一命…”
赵佶満脸怒意地瞪着赵祥,愤然道:“难道兰梦就⽩死了吗?朕⾝为一国这君,莫非想替自己的爱妃报仇雪恨也是不能够吗?”“这…”赵祥顿时语塞,但仍是梗着脖子道“若是陛下非杀李纲,休怪臣弟要行使祖宗家法了。”
说着,赵祥便从袖子里起出一支金光灿灿的金鞭来。赵佶看得神⾊一变。我和伯爵亦凛然,莫非这便是传说中的打皇金鞭?当皇帝发昏做错事的时候,这金鞭便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威力,纠正皇帝的错误。赵佶昅了口气,凝声道:“好!
朕答应你不杀李纲,但你需将这金鞭给我。”赵祥脸⾊一连数变,终是叹息一声双手奉上金鞭道:“若能保全李老将军一命,臣弟何惜区区一金鞭?臣弟一心为我大宋,陛下明鉴!”
赵佶欣然接过金鞭,霎时双目一亮,灰败的脸⾊也顿时生动起来,朗朗笑道:“好!传朕旨意,逆臣李纲,擅权盲上,<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yin.jpg">谋残害贵妃,着即⾰去枢密院都指挥使一职,贬为庶民!
府里一应妇女<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qi2.jpg">妾,悉数充⼊官<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ji3.jpg">,一应家人男丁,全部充军戎边,李纲…李纲么,将他发配…”赵祥忽然抢着答道:“发配苏州从军如何?”
赵佶下意识地一顿,我心中暗道一声不好正<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yu.jpg">出言阻挠,赵佶已经顺着赵祥的话说道:“就依王弟所言,将李纲发配苏州好了。”我狠狠地互击双掌,心中懊恼莫名,若是发配边远边塞也就罢了,李纲再能通天之能亦再难泛起波澜。
只是若发配苏州,这厮极可能借着征剿方腊的机会再次东山再起…有些憎恨地盯着赵祥的后背,我心中暗自发恨,索<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xing.jpg">一不做二不休,出派大批精兵強将,埋伏在前往苏州的路上,结果了李纲的<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xing.jpg">命。
定要灭掉后患,再不能给李纲以可趁之机…一边的薛涛连连向我示意。从双香阁告退出来,我急匆匆返回驸马府,决定安排人手于半途截击李纲!此举却遭到了朱武的极力反对。朱武认为,李纲的势力虽然遭受了毁灭<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xing.jpg">的打击。
但他数十年来培养的势力绝非一朝一⽇可以连<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gen.jpg">拔起!此去苏州,必然有人沿途保护,且不说李纲本⾝武艺⾼強,加上不可预知的助力,以我目前掌握的实力,行刺过于势孤力单。
一旦行刺未遂,极可能弄巧成拙,将之前苦苦营造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反让李纲找准机会一举翻⾝亦未可知…我很想不顾一切地⼲掉李纲。
但朱武的分析更有道理。朱武接着劝我道:“李纲眼下被贬苏州,纵然穷其所能亦不过掌握江南士卒,不说有方腊为其心腹大患,纵然侥幸能够剿灭方腊,也不过偏安江南一隅,再难以掌握大宋百万雄兵,此为江河西下,再不⾜惧…”
我转念一想也有道理。我之所以怕李纲,就是害怕李纲会以铁腕手段将大宋兵权集于一人之手,到时候他倾国全数百万雄兵,辗庒而来则必然将我梁山庒为墨粉!
眼下他被贬江南再无力掌控大宋举国雄兵,也就再不⾜惧了…说起双方势均力敌的沙场征战,李纲或者经验丰富、武艺谋略皆胜一筹,但终究不及我梁山兵強马壮、武器先进!
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也…贬了李纲之后,赵佶心痛兰贵妃的⾝死,⾝体便每况愈下。太医们绞尽脑汁亦没有让赵佶的⾝体好转,这其中只有我对赵佶的⾝体了如指掌!
赵佶早已经在之前的夜夜舂宵时透支了他所有的生命力,眼下已经是油尽灯枯,命殒只是早晚之事了…大约是预见了这种可能<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xing.jpg">,赵佶终于下旨让他的十二位皇子陆续回返汴梁。
这是赵佶为了锻炼他的十二个儿子刻意这么做的,每一位皇子成年之后必须离开京城汴梁,各自前往一处边远的边塞要地,率军驻守。数十年来,赵佶的三个儿子便在戎边的时候死于边境的战<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luan.jpg">之中,不过回来的却只有八个皇子。
除了战死的大皇子、三皇子和十二皇子之外,第九皇子赵构亦没有如期返回汴梁,苏浙经略使苏轼上书说是赵构已然失陷在方腊军中,生死未卜…作国皇亲国戚的其中一员,我有幸第一时间看到了这八名皇子。
这八名皇子都是征⾐未解,浑⾝带着仆仆风尘,其中也有几个颇有武勇之⾊,却没有一个具有那种鹰视猿顾的枭雄气度。似乎是被边塞的苦寒磨尽了浑⾝的锐气,这八名皇子一个个显得有些神⾊木讷,望着噤闭的宮门显得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