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舍⾝崖叶缘静静地站在崖上,从朝<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yang.jpg">洞闭关而出,他便来到这舍⾝崖上静思,他要用最佳的精神状态<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ying.jpg">接与魔尊的一战。
自百年前叶缘偶得广成仙师的修真功法后,他一举突破先天之境,上窥至一个习武之人从未体会过的境界,那似乎是另一个空间,世间事于他再无半点关系,如今他只是醉心于虚无飘渺却又触手可及的神仙之道。
他清楚知道,他只差半步了,可这半步却难如跨越天际。魔尊终于寻上门来,同他一样,功法大成的魔门至尊也困扰于仙魔之道,于是二人定下于崆峒山的舍⾝崖一战,希望能借由这舍⾝忘死的一战,跨越最后一步,进而飞升孤月⾼悬,清冷的寒光<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she.jpg">在崖顶的叶缘⾝上。
叶缘的心神都沉醉于与自然<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jiao.jpg">流之中。广成子的“道门修真秘法”确实是旷古绝今的奇术,叶缘以元婴中期的修为在修炼广成秘法后,仅以百年之功便修至渡劫期,在修真界中,这是绝无仅有的。
可惜的是,不知是否因为叶缘修习广成秘法是半路出家的缘故,于是进⼊渡劫期后,天劫迟迟不至,甚至连飞升的征兆都没有,在不明了原因的情况下,叶缘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与魔尊的生死一战上了。
天人之道舍自然之外,唯有穷尽人力,方能于生死之间有所体悟。月光下,⼊定中的叶缘突然感觉气流有了阵阵鼓<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dang.jpg">,天空中一片乌云飘过,凶神恶煞地呑噬了空中的明月。
“魔尊,你终于来了。”叶缘的语气透着一丝奋兴,回答他的是一个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崖顶的黑影,月光被乌云遮住,这个黑影在黑夜里居然比夜⾊还要黑:“叶真人,我怎么能不来呢?”语调虽然冰冷却透出无奈。
“是啊…你我二人,一个修得广成秘法,一个修得青云魔功,是修真界的修仙和修魔的两种仙魔秘法,虽然我们已经是修真界中最不可思议的两个存在奇迹,可其中的苦处,也只有你我二人才知道了。”叶缘的话充満了苦涩。
“叶真人,今⽇一战,幸运的话,我们二人可能会飞升仙界,得证大道,不幸的话,”说到此处,魔尊停顿了一下“不幸的话,我们就是灰飞烟灭,永不⼊轮回的破败之局。”
叶缘看了看天空,袍袖轻拂,遮月的乌云随即散灭,皎洁的月光轻洒而下:“叶某晓得道兄担心何事,你我静修也有百年了,修仙和修魔者间的争斗于你我还有意义吗?”
“修仙,修魔本是殊途同归,真人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是想说,广成子与青云子两位仙师留下的无上秘法,不能因你我二人就这样湮灭无踪,我另有他法。”
“道兄请讲。”“真人,你我修习这两派秘法虽说是半路出家,可你我的师门道法也都是修真界的不二法门了,以常理而言,你我再修习两位仙师的秘法更应该事半功倍才对,可如今你我为何到达渡劫期后就停滞不前,难有寸进呢?”
叶缘道:“道兄所言正是我心中所惑,不知道兄可想出其中道理?”魔尊苦笑道:“真人⾼估我了,虽然没有想通其中奥妙,不过我却想到一个折衷之法。”叶缘奇道:“折衷之法?道兄说来听听。”
“我这一法就是兵解。”魔尊此语一出,叶缘随即⾊变。“道兄,此法不妥,兵解成散仙后,我们只能飞升至次仙界,⽇后<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yu.jpg">再跨空升仙,就是难如登天了。”
“真人听我说完,今⽇一战,若能飞升那也就罢了,可万一你我二人难以飞升的话,必将落个形神俱灭的下场,我的折衷之法则是你我依约斗法,倘若真是难窥大道,则相助对方兵解,这样也省得落了个形神俱灭的下场。
何况我们大可将广成子与青云子两位仙师的修真秘法留予有缘人,⽇后若有人同修这仙魔秘法并且飞升仙界的话,自当能助我二人一臂之力,不知真人意下如何?”
听魔尊说出此话,叶缘大为意动,修真界尚无人同时修仙修魔,毕竟两派功法截然相反,难以共存,如果真有有缘人同修二法,不知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仔细想想这折衷之法也的确是万全之策了,随即答道:“道兄之法确是万全,就依道兄所言吧。”
当下二人取出广成子与青云子留下的仙法⽟简置于崖顶隐秘处,设下噤制后,二人相对,心中都是奋兴异常,修真界中两大強人的生死一战就在这舍⾝崖上展开了,那夜一。
即便是远距崆峒山千里之外的人,都能看到金紫两道霞光破空而去,隐约中两声叹息更如神人对世间百姓疾苦的同情之声,时值隋末,天下大<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luan.jpg">,可崆峒神迹却给了世间百姓无尽的希望。
***贞观八年,太平⽇久,仓廪实,民安乐,可是塞外诸族依然野心不息,不甘臣服。皇宮太极殿,文武百官中朝。兵部尚书侯君集奏道:“启奏陛下,吐⾕浑近⽇犯我国境,已下凉州城,吐⾕浑王伏允狼子野心,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请陛下定夺。”
端坐于皇座上的太宗李世民闻奏雷霆不惊,只是环顾众臣道:“众位爱卿有何良策?”
右仆<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she.jpg">李靖出列朗声道:“陛下,我大唐兵精将勇,国力強盛,贞观三年灭东突厥后,四夷君长推陛下为天可汗,陛下仁心,息战火,纳四夷,被苍生,如今吐⾕浑蛮人大逆不道犯我天威,是可忍,孰不可忍,老臣请旨出兵平<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luan.jpg">,如不能凯旋而归,愿受军法处置。”
兵部尚书侯君集亦出列道:“臣亦愿附李将军骥尾,请旨出战,扬我大唐天威。”李世民出声道:“李爱卿,你虽已年过六十,却老而弥坚,为我国之栋梁,今⽇请旨出战,朕幸甚,得爱卿助我,实乃我大唐百姓之福。”
李靖闻言,心中<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ji.jpg"><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dang.jpg">,跪地道:“陛下,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李世民从龙椅上站起,朗声道:“爱卿乃我国之栋梁,安能轻言生死,爱卿还要为朕,为我大唐扬威吐⾕浑呢!”
李靖闻言大喜,旋又闻李世民豪声道:“右仆<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she.jpg">李靖,朕令你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领军二十万,兵发吐⾕浑。”“老臣领旨。”
“兵部尚书候君集,令你为碛石道总管。邢部尚书王宗道,令你为鄯州道总管。凉州都督李大亮,令你为且末道总管。岷州都督李道彦,令你为为⾚⽔道总管。利州刺史⾼甑生,令你为盐道总管。五道齐发,俱归行军大总管李靖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