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大元统治中原
章清芳大伯点了点头:“小龙,你真是一个很有天份的孩子,大伯今天就给你好好讲讲,把邵雍老先生的十首梅花诗都给你好好分析分析,这十首梅花诗如下:“第一首<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dang.jpg"><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dang.jpg">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第二首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终一<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ri.jpg">,长天碧水叹弥弥。第三首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第四首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chun.jpg">已非。第五首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第六首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第七首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第八首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se.jpg">在长安。第九首火龙蛰起燕门秋,原壁应难赵氏收,一院奇花<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chun.jpg">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
第十首数点梅花天地<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chun.jpg">,<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yu.jpg">将剥复问前因,寰中自有承平<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ri.jpg">,四海为家孰主宾!我见章清芳大伯对这些梅花诗这么熟悉。但我却听得一头雾水,就说:“大伯,你给我讲讲这十首梅花诗是什么意思吧,我一点也不明白啊…大伯!***
章清芳大伯接着讲:“这第一句梅花诗<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dang.jpg"><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dang.jpg">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的意思是浩浩<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dang.jpg"><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dang.jpg">的宇宙天门万古以来都是敞开着的,无数的人老去,无数的人出生,都没留下什么痕迹,即使有些人具有了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通天教主,齐天大圣孙悟空般的神通,在这苍茫宇宙之中也只是匆匆过客。
而我们渺小的人类,生命短促,好似那白驹过隙,匆匆一瞥而以,之后遁入永恒的虚无,融入这浩瀚的宇宙天门,缥缥缈而虚无一物,羽化而登仙!
我似乎听懂了一些,就问:“那山河虽好非完璧,不幸黄金是祸害到底是什么意思?章清芳大伯说:“从这后两句诗开始。邵雍老先生就开始语言身后的历史了,小龙你要<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ting.jpg">好了“山河虽好非完璧,不幸黄金是祸害。”
是说宋朝在军事上是个软弱无能的朝代,自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遣散了打天下的功臣之后。宋朝一直采取对将帅缺乏信任的防范政策,导致“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局面。
宋朝从一开始就军力纤弱,才建国不久就对北方的胡人政权,称臣纳贡,北方的国土“燕云十六州。”一直被外族所占,故曰:““山河虽好非完璧。”
而北方的金国,女真族是个弱小的民族,在其发展壮大时,曾经联合北宋,想一同推翻已近末势的辽国,昏庸的宋徽宗不听忠臣的规劝,一意要结盟金国。
而去做了灭辽的帮凶,辽国那可是与北宋已经相安无事,百年和好的友邦啊…而北宋同意把每年进贡给辽国的贡品转给金国,不相信这定都“黄”龙府的大“金”国才是宋朝真正的“祸胎”于是有了中国历史上罕有的“靖康之<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chi.jpg">。”
北宋皇帝,宫妃,亲王,大臣等三千多人全被后来强大的金国北掠为奴,使得半壁江山落于金国之手,所谓“不信黄金是祸胎。”
指的便是此事!章清芳大伯继续接着讲:“在这第二首诗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终一<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ri.jpg">,长天碧水叹弥弥之中。
邵雍老先生预言了宋朝的灭亡,到了南宋,皇帝更是昏庸无能,苟且偷安于江南的半壁江山,终<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ri.jpg">沉浸于声<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se.jpg">歌舞之中,整个民风因此颓<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mi2.jpg">不振,从上到下沉醉在情<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se.jpg"><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huan.jpg">爱之中,不思奋发图强。宋词万首,言文人<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sao.jpg">客的恋物伤情者众。
而高昂振奋者则少,一代名将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令无数后人唏嘘感叹,想我堂堂中华大地,如此灿烂辉煌之华夏文明,不想今<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ri.jpg">竟落到如此萎靡不振之地步。
因为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在西湖边上,依山傍湖,加上南宋皇帝终<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ri.jpg">沉<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mi2.jpg">于荒<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yin2.jpg">醉梦之中,所以叫“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是指天象气数落于北方,北边降生真龙天子,新朝代要生于北方,正当南宋王朝沉缅于醉生梦死中时,北方的成吉思汗,励<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jing.jpg">图治,一统蒙古,并迅速扩张着国土版图,在灭亡了金国之后,大举入侵南宋“三百年来终一<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ri.jpg">。”
指宋朝在历经三百余年后(公元960年…1279年)公元1276年,元兵入侵临安。宋恭帝被俘“长天碧水叹弥弥。”是指宋朝最后灭亡时所上演的一幕最悲壮的场面!
说到这里,我竟然见到章清芳大伯眼里好似有泪花在闪动,我就问:“大伯,什么场面这么悲壮啊!章清芳大伯讲:“公元1279年。
因不愿被俘受辱,一代抗元名将陆秀夫背负着年仅九岁的南宋小皇帝赵昺投海而死,投海之前,陆秀夫对赵昺说“德佑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
说完之后,这个忠心耿耿的臣子眼含热泪,毅然决然背着皇帝投海而死,这是何等的悲壮啊m这样,我大宋的最后一个皇帝就没了,我堂堂中华大好河山也落入了元朝胡人的手里,南宋灭亡了,这就是“?三百年来终一<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ri.jpg">,长天碧水叹弥弥。”啊!***
章清芳大伯眼神中体现出来的对于中华文化的这份感情深深感染了我:“大伯,这元朝不是<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ting.jpg">厉害的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还有忽必烈,我听说当年成吉思汗后代的铁蹄都已经把大半个俄罗斯征服了,整个欧亚大陆都闻之<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se.jpg">变,说这鞑靼人太厉害了,所到之处,遇到抵抗就屠城,太狠了!
章清芳大伯讲:“相比较汉人,鞑靼人是一个还未完全开化的蛮人,这样的蛮人头脑简单,四肢比较,鞑靼人之所以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其实他们的武功蛮力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他们比汉人团结,我泱泱华夏民族要能齐心协力,100个成吉思汗也不在话下啊…我大汉族之所以失了天下,沦为鞑靼人的奴隶,处于各<img src="http://xs.80110110ks.com/pic/PexP/se.jpg">民族之中最低下的地位,那都是因为不够团结和文明太发达了。
而野蛮人都是头脑简单很团结的。当初秦人的一统天下,就是因为秦人相比较其他国家的人更加野蛮和尚未开化,这文明发达到一定程度就物极必反了,这是一个永恒的矛盾啊!我就说:“大伯,那你接着给我讲讲邵雍老先生下面剩下的几首梅花诗吧!
章清芳大伯于是接着讲:“这第三首梅花诗讲得是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说得就是元朝的兴衰!“天地相乘数一原。”是说天干地支相乘的年代又回到了源头,就是新朝代的气数来了“忽逢甲子又兴元。”的“忽”字就是指元世祖忽必烈“兴元”指元朝兴起,忽必烈于公元1260年即大汗位,于公元1264年(甲子年)登基兴建元朝,定年号为至元元年,后又迁都燕京,至公元1271年,忽必烈根据刘秉忠的建议,取《易经》中“干元”的意思,改国号为“大元”统治中原,元朝虽然因元世祖忽必烈的雄才大略而得以发展。